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4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75例,其中行手术治疗病人50例,1例病人因胫骨平台骨折和胫骨上段粉碎骨折行双钢板内固定后,膝部以下动静脉血栓大量形成.截肢治疗,故未计在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CT测量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方法收集60例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在扫描结果中包含股骨头最大界面的扫描平面,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有效切割,获得内平面、外平面及后平面,分别测量经坐骨结节至三个平面的最大角度(α、β、γ),测量获得髋臼后柱三角形内切圆面积及直径。结果坐骨结节至内平面的最大角度α约8.1°,坐骨结节至外平面的最大角度β约23.5°,坐骨结节至后平面的最大角度1约32.2°,髋臼1/2高度处后柱骨质最狭小(内切圆直径最小),是判断置钉安全性的关键位置。结论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较小,有必要在置钉时精确量化与精确操作,严格按照个体化进行置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量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等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关节者,男6例,女9例;年龄19 ~ 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空心钉。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 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及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笔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时却存在复位不良、骨不连及内固定失效等。Krettek等[1]最早提出阻挡钉的概念,即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结合阻挡钉技术,以促进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采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1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治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31例,按照切口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疗差异,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切口感染的措施.结果 经比较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年龄、肥胖、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例次、合并糖尿病、不问内置物、病房环境、责任护士年资、术后住院时间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占48.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6.8%.结论 临床在对患者行骨科无菌手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环境因素等,尽量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准确置入S1椎弓根空心钉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观察疗效.方法 收治2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4例,经骶骨Ⅰ区10例,累及骶骨Ⅱ区8例,累及骶骨Ⅲ区3例.25例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其中耻骨支骨折经皮空心钉固定2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25例随访9~ 36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骶髂部轻度疼痛2例.25例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应用下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6月~2012年5月,我们采用侧方附加锁定钢板治疗6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2~51岁。1例为股骨上1/3,3例为股骨中1/3,2例为股骨下1/3。骨不连时间为10~35个月。1.2手术方法采用腰麻。患者取侧卧位。行外侧纵行切口,长6~10 cm,自肌间隙进入,到达骨膜。用骨刀在断端周围骨皮质上做开槽,术中发现骨折端硬化骨生成,并有部分软化的纤维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对策 ;方法 :将6 1例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31例 ,采用传统机械通气模式 (VT10~ 13.5ml/kg ,PEEP 10~ 18cmH2 O) ;B组 30例 ,采用低潮气量、低呼气末正压 (VT7~ 8ml/kg ,PEEP 5~ 10cmH2 O)、许可性高碳酸血症通气 (动脉血PaCO2 10 .18± 1.14kPa ,pH 7.30±0 .0 5 )对策。通过调节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频率使两组患者的分钟通气量保持对等 (9~ 12L/min) ,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A组病死率和机械通气所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 (P<0 .0 5或 <0 .0 1)。结论 :低VT、低PEEP机械通气对策可明显降低急性肺创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总结侧方附加锁定板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侧方附加锁定板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2~51岁,平均35岁。1例为股骨上1/3,3例为股骨中1/3,2例为股骨下1/3。结果随访6~18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3个月。结论侧方附加锁定板是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良好选择,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