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言行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从患者的询问中,总结出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患者的言行特点主要有担心病情进展、担心治疗效果、担心重复感染等。针对以上特点,护理对策是医护一体共同讨论、告知防护特点与要求、告知疾病诊治特点、给予心理支持、加强心理疏导等。结论通过对住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言行的分析,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专业素质与培训实践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状况,加强军队医院护理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培养具有全面教学能力的护理教学骨干,优化护理师资队伍,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实习满意度。方法护理部根据临床护生实习需求,采取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2004、2005年临床带教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加强护理教师的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和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果临床教学实践中带教严格、基础扎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带教老师深受实习护生的欢迎和热爱。加强调查研究能够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科学量化考评机制,有效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提升实习满意度,使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更为科学规范。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师资能力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推动医院建设的有效举措,并且对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心脏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外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行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管理,包括人员培训、评估量表的使用及评估的频次、时间、诱发谵妄药物的控制及早期抗焦虑药物的使用、护理措施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和发生谵妄者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仅为5%,而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持续时间相比,观察组8例谵妄患者中持续时间短,仅有1例患者于出院后3个月症状消失。结论集束化管理措施采用全面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且针对性强,对心脏术后谵妄患者能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不良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消灵与新洁尔灭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孝英  官政萍 《重庆医学》2004,33(2):212-212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基本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的观察等,但导尿和留置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1].据文献报道:40%的医院感染为尿路感染[2].其中多数与导尿和留置导尿有关.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需要导尿和留置尿管的患者,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了新的消毒液和常规消毒液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治疗晚期胸段食管穿孔的临床效果和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本组9例晚期胸段食管穿孔患者均行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均置管顺利,无一例死亡,置管时间平均62.6 d,置管期间发生3例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随访1~15年,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治疗晚期胸段食管穿孔效果确切,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后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调整后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QLQ-C30量表,以40例胸腺切除满3年的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2例成人重症肌无力术后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3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 试验组的成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24 h两种体位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4 h交替取30°半坐卧位与平卧位对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由医护人员1次/4 h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24 h常规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在进食、排尿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术后4 h(PTCA+支架的患者在拔除鞘管后4 h)交替取半坐卧位与平卧位不仅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减少术后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排班模式在火神山医院某病区的实践应用.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防控及治疗特点,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不同时期,根据临床工作量、阶段任务特点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搭配,实践应用科学合理的分阶段排班模式.结果 采用分阶段排班方式,圆满完成疫情救治任务,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确保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零感染",护士和患者满意率均达100%.结论 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任务阶段和收治形势下,采取不同的护理排班模式,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应对不同时期挑战,保证救治任务优质高效完成和护理人员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护理组织管理经验,为灾难应急医疗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该援鄂医疗队应用"三段三区"护理工作模式统筹推进护理工作,将整个救援过程根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分为前期准备阶段、中期收治督导阶段、后期撤收总结阶段;将救援现场根据暴露风险大小进行物理分区,在物理分区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和人员分区,并确定各区防护等级,匹配相应的物资设备等形成"三区"模式.结果 2批次医疗队先后顺利完成3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房的组建和运行,历时2个多月,救治近300例患者.患者无投诉,医护人员无感染、无重大护理不良事件等意外情况发生.结论 "三段三区"护理工作模式在整个救援过程和救援现场的组织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今后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提供新的理念策略和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护理组织管理经验,为灾难应急医疗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该援鄂医疗队应用"三段三区"护理工作模式统筹推进护理工作,将整个救援过程根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分为前期准备阶段、中期收治督导阶段、后期撤收总结阶段;将救援现场根据暴露风险大小进行物理分区,在物理分区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和人员分区,并确定各区防护等级,匹配相应的物资设备等形成"三区"模式.结果 2批次医疗队先后顺利完成3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隔离病房的组建和运行,历时2个多月,救治近300例患者.患者无投诉,医护人员无感染、无重大护理不良事件等意外情况发生.结论 "三段三区"护理工作模式在整个救援过程和救援现场的组织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今后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提供新的理念策略和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