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组(5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Ⅰ组术后24小时WBC计数与术前相比增高不明显(P〉0.05),而Ⅱ组术后24小时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两组术后24小时NGR,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清IL-6、IL-8、CRP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Ⅱ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清IgG均有下降(P〈0.05),但Ⅱ组较Ⅰ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较轻,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小,为术后老年人较快恢复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85年3月至1992年10月治疗急性脊柱部位挫、扭伤83例,男65岁,女18例,年龄23~40岁71例,41~65岁12例;发病时间1~3天,占脊柱部位疾病疼痛就诊病例总数2%。 1.2 诊断类别及损伤部位 颈椎过度屈曲型损伤3例,腰扭伤78例,尾骨挫伤2例。患者来院就诊,常规理化检查,摄X—光片,排除脊椎脱位、肿瘤及结核疾病。颈椎_(5~6)及两侧脊神经受损2例,颈椎_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鼻窥镜手术控制降压时是否有缺氧性心肌损伤及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在全麻下鼻窥镜手术时控制降压.实验组在围术期静点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静点等容量生理盐水,检测术前、术后8 h静脉血肌钙蛋白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 h静脉血肌钙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超过诊断标准(0.1 μg/ml)4倍,实验组虽升高,但未超过诊断标准.结论 肌钙蛋白是检测心肌损伤比较灵敏的标准,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损伤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79年9月至1987年11月在氯胺酮静脉诱导及麻醉维持下行心脏贯通伤修补术4例。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对此类病人麻醉,氯胺酮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并指出心脏贯通伤伴有心包填塞时,可赢得抢救时间,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生理剂量下VNP与ANP的生理作用比较第二临床学院麻醉科刘玉福赵作光高风和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苏略关键词心性钠利尿激素心室性钠利尿激素生理作用比较中图号R3341995年Kisch首先从豚鼠的心房细胞中发现了新型调节体液的激素—心房性钠利尿激素(AN...  相似文献   
6.
<正> 心跳骤停是麻醉与手术中的最严重问题,术中心跳骤停的复苏存活率国内资料为23~70%,国外行胸外心脏挤压者为51%,作开胸挤压者为32%,本组为70.5%。现将我院自1960年至1980年,21076例手术中发生17例心跳骤停的临床抢救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监测仪,对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麻醉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均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增大。结论: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监测仪,对20例择期手术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监测,结果:麻醉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均降低。结论:麻醉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采用氢溴酸高钾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0.5mg+高乌甲素24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Ⅱ组(50例)采用芬太尼作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两组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2ml/h,追加量2ml/次,锁定15min。分别于6、12、24、48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