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患者45例(50侧上颌窦,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于术前、术后当日或术后第2天及术后6 ~ 9个月的愈合期后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术式的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及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结果   采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分别有19例和26例(上颌窦分别为21、29侧)患者;上颌窦底黏膜穿孔率分别为4.76%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6 ~ 9个月的愈合期,两种术式上颌窦底新骨形成高度分别为(5.18 ± 0.48)mm和(7.32 ± 0.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术式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分别为95.83%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当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3 ~ < 4 mm时,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早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种植修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种植体植入并形成骨结合后,部分种植体可能因无保留意义(折裂、种植体未植入正确的三维位置致无法修复、种植体周围炎等)需要拔除。本文回顾了拔除失败种植体的不同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裸鼠腹股沟及背部两个不同部位注射移植组织工程化脂肪的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兔脂肪来源的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与自体兔脂肪颗粒混合注射于裸鼠皮下,按照移植部位分为背部组和腹股沟组,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4周、6周,通过B超检测方法评价移植物体积变化情况。结果:脂肪移植后第1、2、4、6周,背部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为(84.39±7.41)%、(70.89±4.57)%、(52.49±4.42)%、(42.44±5.42)%;腹股沟组存活率为(82.00±6.93)%、(73.81±5.59)%、(61.82±5.94)%、(51.23±4.37)%;两组存活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通过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高于背部组。结论:裸鼠腹股沟的组织工程化脂肪移植存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金骨威骨粉用于骨增量手术植骨的可行性,对临床应用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通过在临床患者中使用金骨威骨粉混合自体骨或Bio-Oss骨粉作为植骨材料,同期或延期植入CDIC种植体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计病例6例,8个植骨区,植入种植体16枚,完成修复16枚.病例随访3.33~4.75年,87.5%(14/16)的种植体达到临床成功标准.结论:在骨增量手术中使用金骨威同自体骨粉混合或同Bio-Oss骨粉混合使用作为植骨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伤性脱位牙再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提高再植成功率的临床经验。方法:53例患者65颗外伤性脱位牙患者行牙再植术,其中25例采用GBR植骨技术,临床随访观察1~5年。结果:65颗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53颗,成功率为81.5%,经植骨后美学效果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再植成功与就诊时间、保存方式关系密切,对于牙槽窝唇侧骨板有缺损的患者通过局部GBR植骨手术处理可以改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使用Summers骨凿行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分析不植骨的骨凿上颌窦底提升技术(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应用在重度萎缩(余留牙槽嵴高度<6 mm)的上颌后牙区种植方案中的可能性。方法:对1名缺牙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月锥体束CT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底的影像学变化。结果:通过OSFE技术植入2颗10 mm种植体,未作骨移植。6月后完成二期手术,随后完成固定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种植体正常行使功能。影像学检查显示上颌窦底发生改建,提升区域有新骨形成。结论:使用Summers骨凿技术可以在RBH高度小于6 mm的病例完成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  相似文献   
7.
CBCT鉴别变异上颌窦与颌骨囊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BCT鉴别异位上颌窦与颌骨囊性病变,减少误诊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0例初诊为上颌窦囊肿的患者对比研究颌骨曲面断层片及颌骨CBCT影像学检查,分别进行颌骨的三维重建及三维方向的断层。结果:CBCT检查后仅发现1例为上颌窦囊肿,9例为变异上颌窦结构。结论:CBCT在颌骨质量评估及颌骨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曲面断层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金骨威骨粉用于上颌窦底提升后植骨的可行性.方法:在兔上颌窦底提升动物模型中植入金骨威和自体骨进行对照研究.用影像学和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评价植骨后不同时期的效果.观察灰度值、成骨细胞数量、新生骨面积和金骨威材料的剩余面积,对金骨威植骨后的成骨过程做一阐述.通过自体骨植骨后获得的各项数据,比较金骨威与自体骨之间成骨的差异.结果:金骨威植骨区在2周时灰度值很低,随着时间的增加,灰度逐渐上升,在12周时与自体骨无明显差异.在金骨威植骨区成骨细胞数目随着时间的延长,成骨细胞数量逐渐降低.12周时,金骨威植骨区和自体骨植骨区的成骨细胞数量没有统计学差异.金骨威植骨区的材料剩余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且降解速度相对较快.结论:在兔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模型中单独使用金骨威作为植骨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对下颌管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避免在外科手术中造成对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牙列部分缺损的种植患者(年龄19~76岁,x±s=39.76±14.07)进行颌骨CBCT检查并测量下颌后牙区下颌管的三维位置。结果:通过测量得到下颌管同以下指定区域的距离得出:下颌骨的高度从前往后逐渐降低,宽度逐渐增厚,磨牙区下颌管在下颌骨的舌侧行走,在前磨牙区逐渐向颊侧移行,下颌管到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8.45±2.29)mm,下颌管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14.90±2.95)mm。结论:通过CBCT测量得到下颌管及下颌骨的形态学数据,对种植术前确定下颌管的解剖位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3-11—2016-05间,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规律随访至2018-03,用寿命表法统计累计存留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共393名患者接受了后牙区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共计822枚种植体。寿命表法分析显示,种植体1、3、5、10年的累积存留率分别为99.39%、98.60%、97.76%、97.14%。多因素分析显示,种植体直径、牙周炎、植入扭力、吸烟、中央螺丝状态异常是患者种植失败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后牙区垂直向骨高度不足的一种稳定、可靠的骨增量手术,10年累积存留率超过97%。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矫正后,多因素分析显示,种植体直径、牙周炎、植入扭力、吸烟、中央螺丝状态异常可以预测种植体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