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气管插管是麻醉医生重要的可视化操作技能,在解决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起到重大作用。ORSIM■模拟器常用于纤支镜检查训练,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借助ORSIM■模拟器建立麻醉学专业纤支镜气管插管培训系统,通过理论与操作培训提高学员纤支镜操作技能,增强困难气道胜任感。通过考核学员培训效果、学员信息反馈、建档分析为教师持续改进培训系统提供一手资料,进一步开发高效便捷的个体化路径模块,跟进系统建设,满足学员个体化需求,增强学员培训后的收获感和自信心,同时教师与学员在互动模式下相学见长,形成循环上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B族维生素在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造成临床药物治疗困难。B族维生素用于伴有其缺乏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镇痛作用确切;在不伴有其缺乏的状态下亦有一定作用;B族维生素常作为佐剂与其它镇痛药合用,减少后者的副作用,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 围术期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了解其发生机制,有效预防,可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内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脉内皮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以及围术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对于冠心病患者加强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监测与诊断,加强围术期药物治疗维持斑块稳定性、维持氧供需平衡,并完善术后镇痛、加强保温、避免血糖过高可减少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趋向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常规预防性药物的治疗时间与获益的关系以及术前冠脉重建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背景 围术期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了解其发生机制,有效预防,可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内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脉内皮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以及围术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对于冠心病患者加...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6组(n=18):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和不同剂量姜黄素组(Cur1组、Cur2组和Cur3组).C组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4 ml·kg-1·d-1,持续14 d;S组只分离坐骨神经,然后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4 ml·kg-1·d-1,持续至术后14 d;CCI组术后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4 ml·kg-1·d-1,持续至术后14 d;Cur1组、Cur2组或Cur3组术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30、100、300 mg·kg-1·d-1,持续至术后14 d,姜黄素以二甲基亚砜溶解.于术前2 d和术后1、3、5、7、10、14d时测定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阚值(MWT).各组于术后3、7、14 d时各处死6只大鼠,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和c-jun的表达.结果 与CCI组比较,Cur1组和Cur2组术后MWT升高,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p-JNK和c-jun表达下调,Cur2组术后TWL升高(P<0.05);与Cur1组比较,Cur2组术后TWL升高,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p-JNK和c-jun表达均下调(P<0.05),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30、100mg/kg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100 mg/kg效果更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JNK和c-jun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9.
提高麻醉安全与质量是麻醉医师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麻醉学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持续关注、深入理解这些新理念新技术是提高麻醉安全与质量的可靠途径。与此同时,追根朔源,在新形势下,麻醉医师更应该敬畏职业、增强服务意识,满足人民享受优质医疗的愿望。遵守规范、重视三基是提高麻醉安全与质量的基本途径。当今医学学科发展逐渐细化,加强多学科合作,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患者寻求最佳方案,有利于患者预后。重视用药安全,采取措施,避免麻醉用药错误是保障麻醉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B族维生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造成临床药物治疗困难。B族维生素经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证实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有确切的镇痛作用,以及与其它药物合用可产生协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及神经组织生长,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下机体维生素B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