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西脉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54例。结果 54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优良率96.3%。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确实等优点,但应加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骨折患者70例,全部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行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观察侧位片伤椎相邻椎 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前高),计算伤椎前高压缩比,并通过CT片椎管矢径计算椎管侵占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12.0±15.0)min]长于对照组[(96.0±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均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术后Cobb角、椎管侵占率均低于对照组,椎体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能够更好地纠正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固定牢靠,可以更好地维持矫正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七叶皂甙钠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156例随机分成两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应用七叶皂苷钠加甘露醇治疗,与只应用甘露醇治疗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比较,观察七叶皂苷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作用。疼痛程度用VAS评分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5、7d与对照组出现差异(P〈0.01).两组直腿抬高试验度数治疗后5、7d出现差异(P〈0.01)。结论早期使用七叶皂甙钠能有效地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缓解症状。同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将 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 5例以腰痹通胶囊治疗 ,对照组 6 5例服用芬必得治疗。疗程2 0日。结果 :治疗组能迅速缓解腰腿痛症状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5.
脊柱在全身骨骼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人体四肢及头颅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胸腔及腹腔内的脏器均悬挂在脊柱上;且椎骨内包含着整个脊髓;脊柱不仅具有躯体支架、保护内脏,维持人体高度及躯体平衡等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支配人体肌肉的运动,皮肤痛,温、触觉及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和介绍小切口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优点和可实用性。方法 取后正中切口约3.0~4.0cm。X光机透视下定位,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和棘突,骨膜下剥离骶棘肌,显露椎板、椎板间隙和小关节.环形切除突出的纤维环取出髓核,扩大成型侧隐窝,解除所有卡压脊神经根组织,彻底松解脊神经根。结果 该组66例。按中华脊柱外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腿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优57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6.97%。结论 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手术创伤小,暴露清晰,能在直视下操作,避免手术失误,能彻底去除神经根致压物,脊柱稳定结构基本上不破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及后遗症少,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传统经后外侧入路和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61髋行微创小切13THA(微创组),30例30髋行常规切口THA(常规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切口长度、围术期出血量、输血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无相关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8.3个月。微创组与常规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94.4±1.1)分和(94.5±2.0)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切口THA较传统术式具有切口小、失血少、肌肉关节破坏小、术后疼痛轻微、关节功能恢复迅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等优点,但仍需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诊断与治疗脊柱损伤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我科门诊于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期间采用腰椎电动牵引加手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小关紊乱 18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6例中 ,男 115例 ,女 71例 ;年龄 2 2岁~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约 1h ,最长 7d ;发病部位 ,L4~ 510 9例 ,L5~S177例。1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常在弯腰后突然直腰过程中发作后腰部疼痛 ,腰椎不敢活动 ,或扭身时突然发生 ,多无剧烈外伤史 ;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 ,无明显下肢放射性疼痛 ,体查 :脊柱向痛侧代偿性侧弯 ,脊柱及侧弯受限 ,腰段骶棘肌出现保护性肌痉挛 ,在L4~ 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60例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基于DHS、PFNA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引流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治疗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对照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应用于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可明显降低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引流量,同时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