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忠  杨柳  戴刚  王东武  谭美云  王富友  金旭红 《四川医学》2006,27(12):1211-1212
目的研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中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混合,体外三维培养3周,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凝胶内粘附、生长和增殖等情况,复合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间充质干细胞能良好地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内伸展、粘附、生长和增殖,细胞在新形成的组织内保持成活。结论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外科患者肌腱损伤非常普遍,传统治疗不仅愈合时间长,且常发生并发症.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为治疗肌腱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既往已报道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组织修复,因此,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受损肌腱可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利用常见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现状,并评估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4年11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6例(45膝)。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8~79岁,平均7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膝疼痛,屈曲挛缩畸形及功能受限。术后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放射X片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平均随访43个月,无1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过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术后半年恢复。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51.75±4.14)分上升至术后(85.75±2.47)分,与术前HSS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优31膝,良9膝,优良率达89%。膝关节假体X线片影像学随访未见假体松动。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精确的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以及合理的软组织松解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0岁.因头皮撕脱伴右手绞扎伤2小时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5℃,P 120次/分,R 25次/分,BP 75/50mmHg.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神智清楚,抬入病房.头部撕脱创面前至鼻根,双侧眉下,后及枕部发际,侧达双耳后,右耳中份横断撕裂,仅剩耳廓外缘1cm软组织相连,额顶骨外露约20cm×13cm,右手第2、3、4、5指掌指关节处完全离断,余(-).实验室检查:Hb70g/L.临床诊断为:①头皮完全撕脱伤;②右手第2、3、4、5指绞扎伤;③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9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采用HH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例因患严重内科疾病术后1个月死亡,2例失访;8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手术时间45~62(51.09±5.09)min,术中出血量155~245(215.03±10.33)ml,住院时间7~14(9.60±1.37)d,术后早期扶拐下床时间2~5(3.29±0.84)d。术后3个月2例发生脱位,术后6个月5例发生股骨假体下移。HHS评分末次随访时高于出院时(P<0.05),各维度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围手术期病死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4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22例;髋部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受伤原因:摔伤24例,交通车祸伤12例,坠落伤5例。内固定方式:空心螺钉内固定19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18例,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4例。初次内固定术时年龄51~85岁,平均68.6岁。内固定失败原因:股骨头坏死24例,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移位切出12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从内固定术到髋关节置换术时间为6~38个月,平均为15.4个月。髋关节置换术前患髋Harris评分为21~48分,平均(35.4±6.5)分。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非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3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4例;其中采用标准股骨柄27例,加长型股骨柄14例。结果 1例患者术后3d死亡,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3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5~6.0年,平均为3.8年。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评分为51~96分,平均(82.6±4.3)分。有1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并再次手术;1例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患髋中度疼痛。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一种有效挽救关节功能的治疗方式,中期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治疗髌骨下极骨折10例,并根据陆氏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4-72周,平均36周,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90%达到优良标准,螺钉无松动、断裂,2例钢丝断裂。结论: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3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18例21髋(试验组);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0例12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骨坏死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5年。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5.67±4.78)分,对照组为(81.33±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试验组FicatⅡ期1髋,对照组FicatⅠ期2髋、Ⅱ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3)。结论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定位准确、清除坏死骨彻底,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评价术后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和骨愈合情况.股骨侧假体选择Wagner翻修股骨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9.2月.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下沉.无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7±10.77分提高到术后87.10+4.68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agner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中,可获得良好的远端固定,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前路减压固定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固定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1998年2月-2004年8月,收治胸腰椎骨折伴截瘫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术者204例,近期并发症34例51例次,发生率为25.0%。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随访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术后发生感染1例;脑脊液漏7例;气胸8例;血气胸2例;肋间神经损伤5例;腰神经根损伤2例;脊髓损伤加重2例;生殖股神经损伤3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术侧肢体皮温升高8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半个月内复查X线片示:脊柱侧凸畸形3例,后凸畸形5例。占4.0%。84例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2.5年。其中慢性腰背痛7例,脊柱后凸畸形6例,侧凸畸形5例。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胸腰椎前路减压操作技术、减轻术中创伤、恰当合理的康复指导,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