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对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8年行MIS-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7例,年龄51.1±11.8岁(23~73岁),所有均采用经皮置钉的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3个月均行腰椎CT三维重建,并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上评价关节突关节侵扰程度并分级: 0级,无侵扰,螺钉不在关节突关节上,且未进入关节突关节面;1级,轻度侵扰,螺钉位于上关节突关节上,但未进入关节突关节;2级,中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1mm;3级,重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诊断、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在术前、术后腰椎CT及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解剖相关因素(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关节突关节角、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椎板深度)、置钉相关因素(螺钉内倾角、螺钉尾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并分析潜在侵扰危险因素。结果:MIS-TLIF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椎弓根螺钉总计62枚,轻度侵扰螺钉35枚,中、重度程度侵扰螺钉27枚。患者一般情况分析显示,BMI≥30kg/m2、L5为上位置钉节段作为关节突关节侵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术前诊断、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与侵扰无关(P>0.05)。解剖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或关节突关节角≥40°时,侵扰率显著升高(P<0.05);关节突关节侵扰组与非侵扰组在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及椎板深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侵扰组较非侵扰组存在较小的螺钉内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P<0.05),而在螺钉尾倾角、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30kg/m2和L5为上位置钉节段的患者,应充分考虑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高风险性,且关节突关节肥大(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时)、冠状走行(关节突关节角≥40°)时更易出现上位节段侵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对上位关节突关节侵扰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8年行MIS-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7例,年龄51.1±11.8岁(23~73岁),所有均采用经皮置钉的方式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3个月均行腰椎CT三维重建,并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上评价关节突关节侵扰程度并分级:0级,无侵扰,螺钉不在关节突关节上,且未进入关节突关节面;1级,轻度侵扰,螺钉位于上关节突关节上,但未进入关节突关节;2级,中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1mm;3级,重度侵扰,螺钉经过关节突关节面。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诊断、手术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在术前、术后腰椎CT及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解剖相关因素(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关节突关节角、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椎板深度)、置钉相关因素(螺钉内倾角、螺钉尾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并分析潜在侵扰危险因素。结果:MIS-TLIF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椎弓根螺钉总计62枚,轻度侵扰螺钉35枚,中、重度程度侵扰螺钉27枚。患者一般情况分析显示,BMI≥30kg/m2、L5为上位置钉节段作为关节突关节侵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术前诊断、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与侵扰无关(P0.05)。解剖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突关节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或关节突关节角≥40°时,侵扰率显著升高(P0.05);关节突关节侵扰组与非侵扰组在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指数及椎板深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侵扰组较非侵扰组存在较小的螺钉内倾角、螺帽-上关节突间距(P0.05),而在螺钉尾倾角、近端连接棒露出距离、连接棒预弯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30kg/m2和L5为上位置钉节段的患者,应充分考虑经皮置钉造成关节突关节侵扰的高风险性,且关节突关节肥大(轴径、矢状径、冠状径均≥12mm时)、冠状走行(关节突关节角≥40°)时更易出现上位节段侵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