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松紧带结合舒筋洗药治疗陈旧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松紧带邻指弹性固定结合舒筋洗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胶布邻指加压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指近指间关节肿胀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评定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择期行侧副韧带修复手术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患指近指间关节肿胀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患指功能评定情况: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6.60%和54.35%,试验组的患指功能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择期手术率分别为2.13%和17.39%,试验组的患指择期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紧带邻指弹性固定结合舒筋洗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部多功能支具联合弹力手套在手部烧烫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对手部烧烫伤术后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手部多功能支具联合弹力手套治疗和弹力手套治疗。于术后第3周(治疗前)、康复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的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试(MMDT)、普渡钉板测验(PPBT)、疼痛程度评分(VAS),并在末次随访时,对手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结果两组均获得8~16周随访。治疗前两组基本资料及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MMDT、PPBT、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的MMDT、PPBT、VAS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和对照组TAM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5%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部多功能支具联合弹力手套治疗方案能有效预防手部烧烫伤术后软组织粘连、瘢痕增生及挛缩的发生,对术后恢复手部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尸体解剖实验来探讨太渊穴针刺安全。方法:选取16只正常成人尸体手,穴位定位后进行染色,逐层解剖,测量染色点至桡动脉等解剖结构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点至桡动脉、拇长展肌腱、桡侧腕屈肌腱的距离分别为(11.18±1.11)mm、(4.97±1.17)mm、(6.42±0.7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渊穴针刺点与周围重要组织的距离较近,进针时应注意解剖距离。  相似文献   
4.
詹晓欢 《光明中医》2016,(1):126-127
"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或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的简称)在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治篇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有论述,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笔者通过拜读多位医家的注解,就三附子汤存在的疑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头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肩周炎(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前列腺素E2及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乌头汤加减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疼痛程度及血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前列腺素E2和羟脯氨酸的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程度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羟脯氨酸水平和升高前列腺素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肩周炎患者可以实现消除水肿、镇痛、抗炎作用,并提高患者的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对佛山市中医院骨二科急诊116例术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支具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研手多功能支具,应用于患者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性清创、消毒、清洗、肌腱修复和植皮缝合,最后使用VSD技术并使用敷料覆盖),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患指的虎口角及虎口距离增加情况、手指活动度、TAM评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8周、第12周支具治疗组虎口角及虎口距离增加情况、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和TAM评级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虎口角和虎口距离增加情况、主动活动范围、最大伸展角度及最大屈曲角度均有明显上升,TAM评级优良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治疗组术后关节僵硬、肌腱粘连、虎口挛缩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支具应用于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病情,进而促进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手部动力支具在多区肌腱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具组45例和对照组36例。支具组安装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后,用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定患指肌腱修复后的功能。结果:随访3个月,支具组的综合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组的二次松解手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P=0.048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手部动力支具能较明显地降低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发生率和二次松解手术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60例分为两组,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肌电图检查、手外科专科情况及治疗方式选择等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痰瘀互结证组病程、正中神经损伤程度、大鱼际肌萎缩或拇指外展受限发生率、手术治疗选择率明显低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而BMI水平、屈腕试验阳性率及颈椎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提示腕管综合征辨病、辨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微血管夹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微血管夹的研发及相关性血管损伤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从微血管夹引起的相关血管损伤的角度出发,从损伤评估方法、血管夹特性和血管损伤关系、血管损伤后修复以及微血管夹研究进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而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