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断指冷冻伤后再植术前的复温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对在低温环境下丢弃或保存不当而致指体冷冻伤的9例11指,采取自然复温(22~28℃)和温盐水复温(38~42℃)。对冷冻指体复温后,行再植手术。结果 再植术后完全存活6例,部分成活3例。结论 ①温盐水复温方式值得推荐;②指体冷冻伤不应一概列为断指再植禁忌证;③术后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逆行转住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皮瓣转位面积及血管蒂部的处理方案。方法 在小腿后侧以腓肠神经体表投影为轴心线,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结果 54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皮下组织成活,经植皮愈合,经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功能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胫前区、踝部及足部跖骨中段近侧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手指及前臂部伸、屈肌腱多平面离断伤,临床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肢(指)功能。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9月共收治伸、屈肌腱2个以上的多平面离断伤32例112条,经手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割伤与挤压伤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甲皱微循环的变化规律,评估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循环恢复的参考标准。方法使用末梢微循环检测仪,分别对切割伤和挤压伤断指再植术后270 d、365 d时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等变化进行分析,寻找其变化规律。结果切割伤与挤压伤断指再植术后270 d、365 d时再植指与各自对侧手健指组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等各项指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 d、365 d时切割伤组与挤压伤组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的甲皱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等各项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甲皱微循环的恢复与患者的伤情有关,可试应用甲皱微循环的各项加权积分值来评估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的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局部用几丁糖对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以离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吻合口周围滴注0.9%NaCl 50μL;实验组大鼠坐骨神经吻合口周围滴注液态几丁糖50μL,使几丁糖包绕坐骨神经吻合口。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坐骨神经吻合口的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给药后4周,实验组和模型组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分别是0.22±0.06,0.28±0.03;这2组的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分别是0.47±0.06,0.36±0.06,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这2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分别是(80.33±7.37),(54.33±12.06)n,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几丁糖凝胶可预防神经周围黏连,具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治疗的作用,探讨重度虎口瘢痕挛缩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0年4月-2004年10月。对76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术前采用支具被动牵引治疗后,根据虎口挛缩情况进行植皮、“Z”字成形术度各种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拆线后,再以支具固定,以物理测量评价疗效。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6例患者,术前进行15-90d治疗,虎口角、虎口宽度、手功能均明显增大。2例取消手术治疗,16例简化手术方案,35例缩小取皮范围。结合手术治疗74例,6个月后随访,虎口扩大优69例,良7例;手功能优16例,良33例,中25例,差2例。结论 支具加显微外科手术可有效扩大虎口、简化手术难度,缩小取皮范围,预防术后虎口再度挛缩的几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家兔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 3 6只体重 2 5kg左右的家兔随机分为 3、6、9和 1 2周 4个观察期组 ,每个观察期组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照射组 (各用家兔 5只 )和对照组 (各用家兔 4只 )。麻醉后 ,均切断左侧腓总神经 ,用 9/0尼龙单丝对端吻合神经外膜。各照射组在术后 1d开始照射家兔L5 ,6脊髓节段 ,照射激光输出功率为 2mW ,每天照射 5min,连续照射 7d。对照组不照射 ,均按期观察。结果 术后 3周 ,可在照射组看到细小而稀少的再生轴突 ,对照组直到术后 6周才看到 (P <0 0 1 )。照射组的腓总神经潜伏速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动作电位波幅照射组也优于对照组。展趾功能到术后 1 2周 ,照射组与侧健相同 ,对照组才恢复到照射组 6周的水平。结论 低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可促进脊髓运动神经细胞功能 ,加速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8.
前足及足趾部皮肤缺损,常伴有骨骼肌外露,虽面积小,但修复较为困难,植皮难以成活,小腿带蒂皮瓣移位术难以达到跖趾关节水平。自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以足背动脉踝前皮支为血管蒂,以足底深支为旋转点的逆行踝前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趾部皮肤缺损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6~52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8例,车祸伤8例,挤压伤7例,电击伤3例。创面分布:第一跖趾关节胫侧8例,  相似文献   
9.
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指(趾)端皮下。对我院1988-02~2004-05院外被误诊的手指血管球瘤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隐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缺损,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其功能,若神经缺损较长,应用神经移植修复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移植长度的增加,其疗效下降,其中移植神经的血供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1985年顾玉东等[1]首次应用带小隐静脉蒂动脉化的游离腓肠神经移植治疗神经长段缺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