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本研究收集15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其中接受腹腔镜标准胃癌根治术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 联合结肠系膜部分切除3例, 平均手术时间(336±23)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16±45)ml, 术后发生总体并发症5例,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1±3.7)d。术后病理检查示15例均为恶性肿瘤。对于具有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者来说,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APD)的近期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施行LAPD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标本切除及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330~490 min,平均(396±42)min;术中出血量150~400 m L,平均(287±74)m L。术后住院时间9~22 d,平均(14.2±3.6)d。术后病理报告:十二指肠乳头癌22例,胆管下段癌17例,胰腺癌10例,壶腹癌5例,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4.2±7.6)枚,出现淋巴结转移11例,均为R0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13.3%(8/60),A级胰瘘6例、B级胰瘘2例;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胃排空障碍3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术后48例获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7个月(2~1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LAP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89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7d,加重1d入院,7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主,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自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行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胰瘘将120例患者分为胰瘘组(n=27)与无胰瘘组(n=93)。比较胰瘘组与无胰瘘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2.5%(27/120)。胰瘘组患者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脾切除比例均高于无胰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腺肿瘤类型、胰管直径、残余胰腺质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脾切除、胰腺肿瘤类型、胰管直径均为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风险较高,且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脾切除、胰腺肿瘤类型、胰管直径均为其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miR-143和miR-145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及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组。应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3组血清miR-143、miR-145表达水平;分析肝癌组临床特征与血清miR-143、miR-14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re生存曲线分析miR-143、miR-145高低表达肝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差异。结果肝癌组和良性肝病组miR-143、miR-145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肝癌组miR-143、miR-145表达水平亦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血清miR-143、miR-145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等级、甲胎蛋白水平、TNM分级及有无癌栓有关。Kaplan-Meire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43、miR-145高表达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率高于低表达肝癌患者,而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肝癌患者(P0.01)。结论肝癌患者血清miR-143、miR-145表达水平升高,其高表达对肝癌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可作为肝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扁蒴藤素(PT)可通过多种机制调控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血管生成,然而其对肝细胞癌(HCC)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PT对体外培养的HCC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对HCC细胞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分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PT、 GEM对HCC细胞株Huh7、 SMMC-7721及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HCC细胞株与药物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分别用GEM (GEM组)、PT (PT组)、GEM联合PT (GEM+PT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 (FH535组)处理HCC细胞,以单纯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然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及q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及细胞c-myc、cyclin D1及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GSK-3β、p-GSK-3β、波形蛋白(Vim)、E-钙黏蛋白(E-cad)及cleaved caspase 3 (C...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1岁。因吞咽不顺,伴疼痛7d,无呕吐、呃逆等症状,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黏膜表面光滑,病灶位于食管中段,长约5cm,呈椭圆形充盈缺损,黏膜光滑,钡剂通过受阻(图1)。胸部CT示:肿块位于食管中段,食管管壁增厚,约5.5cm×4.0cm×3.0cm,呈偏心性生长;右侧气管食管旁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对30例胰体尾占位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中定位肿物及胰腺切线,充分游离胰颈并应用Endo-GIA切断胰腺,根据肿物性质及肿物与脾血管关系决定是否保留脾脏。结果 4例因脾血管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15例,其中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Kimura法)10例,手术时间210~260 min,(232±14)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165±21)ml;不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Warshaw法)5例,手术时间110~170 min,中位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50~130ml,中位出血量80 ml。胰体尾及脾切除11例,手术时间95~190 min,(137±31)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83±41)ml。术后住院时间7~22 d,(12.2±2.4)d。术后病理:黏液性囊腺瘤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囊肿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异位脾脏1例。术后胰漏发生率36.7%(11/30),部分脾梗死1例。21例随访中位时间15个月(6~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体尾良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选择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tion, MVI)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采用宽切缘与窄切缘手术治疗后3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宽切缘组(切缘≥1 cm)和窄切缘组(切缘1 cm)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MVI阳性组采用宽切缘手术切除患者较窄切缘手术切除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明显降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I阴性组不同手术切缘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切缘组和窄切缘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窄切缘、肿瘤直径5 cm、MVI阳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过高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宽切缘根治切除治疗伴MVI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窄切缘、肿瘤直径5 cm、MVI阳性、肿瘤包膜不完整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过高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