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Viatorr覆膜支架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和转归。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在接受TIPS术治疗时分别使用裸支架联合Fluency覆膜支架或Viatorr覆膜支架。随访12 m。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9.5±9.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10.0±8.5)min,P<0.05】,术后两组门静脉压力均显著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 m,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 m,观察组分流道失效率为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观察组死亡5例(6.8%),对照组死亡6例(8.2%,Log-rank值=0.099,P=0.753)。结论 相对于裸支架和Fluency覆膜双支架,使用Viatorr覆膜支架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保持分流道通畅,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引流液中分离出放射根瘤菌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院于2012年8月自神经内科监护室一患者脑脊液引流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1株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现将该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唐祖宣老师从事周围血管病研究40余年,擅长应用仲景经方治疗周围血管病,尤对温阳药物有独到阐发。喜用峻剂,多起沉疴。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仲景经方,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清利湿热之作用。文章介绍唐老师用此方治疗四肢关节病的独到经验,文中列举了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类风湿关节炎)、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并分别附以验案,以利于经方的继承和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I,β-1,4-GalT-I)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炎(lumbar facet arthritis,LFA)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使用弗氏完全佐剂制作大鼠LFA模型。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的变化;运用蛋白质印迹检测大鼠DRG中β-1,4-GalT-I和TNF-α的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大鼠DRG中β-1,4-GalT-I和TNF-α的分布和共定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在第3、5和7天机械性缩足阈值明显降低;DRG中β-1,4-GalT-I和TNF-α蛋白水平在第3、5和7天升高并在第5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β-1,4-GalT-I和TNF-α在DRG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而且在第5天时,β-1,4-GalT-I和TNF-α在实验组大鼠DRG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实验组大鼠DRG中β-1,4-GalT-I和TNF-α存在共定位和MAPK信号通路激活。结论: 大鼠LFA炎症可以导致DRG中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β-1,4-GalT-I和TNF-α表达增加,可能与LFA引起的下肢神经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腰椎后路单/双节段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的情况,分析上邻近节段FJ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PLIF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4±8.6(41~72)岁,随访时间33.0±6.3(25~43)个月,根据融合节段分为L4/5组26例;L4-S1组23例。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上邻近节段FJ的X线、CT、MRI影像学特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依据Weishaupt分级评估FJ退变特征及退变分级,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FJ的退变程度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BMI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4/5组术前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的发生率分别为51.9%、38.4%;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73.1%,67.3%。L4-S1组术前发生率分别为67.3%、34.8%;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97.8%、60.9%。末次随访时,L4/5组邻近FJ重度退变率为52%,L4-S1组为78.2%。术前L4/5组椎间隙高度、关节突角不对称度分别为8.95±0.38mm、7.79°±0.21°;L4-S1组分别为8.65±0.63mm、7.90°±0.09°;末次随访时,L4/5组分别为8.33°±0.51mm、10.43°±0.33°;L4-S1组分别为7.68±0.53mm、12.06°±0.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双节段融合固定较单节段更易引起上邻近节段FJ退变,且更容易引起关节突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BL-rTMS)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MVF)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嘉兴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VF组24例、BL-rTMS组24例及联合组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MVF组给予MVF治疗,BL-rTMS组给予BL-rTMS治疗,联合组则同时给予BL-rTMS及MVF治疗,1次/d,每周治疗5d。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及踝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及踝关节ARO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组患者又均优于MVF组及BL-rT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L-rTMS联合MVF治疗可以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特性种植体对成骨细胞增殖及IL-6、Cbfα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机械磨光(PT)、喷砂酸蚀(SLA)、阳极氧化(AD)法制备3种不同表面的纯钛标准试件,SEM观察表面形貌并分析表面元素构成;接触角测量仪检测各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将成骨细胞(MC3T3-E1 Sub-clone 14)培养于试件表面,细胞培养板为对照,MTT法检测接种1、3、5、7 d细胞增殖率,RT-q PCR法检测接种6、12、24 h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心结合因子(Cbfα1)mRNA表达。结果:PT组表面呈机械划痕,SLA组呈大小、深浅不一的窝洞,AD组呈较均匀的圆孔状,3组表面主要元素分别为Ti、Ti/Al、Ti/O。3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分别为54.47°±3.33°、75.42°±8.32°、38.91°±4.00°(P<0.05);MTT显示各实验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AD>PT>SLA(P<0.05);RT-q PCR显示在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IL-6 mRNA表达下调、Cbfα1 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且AD>SLA>PT(P<0.05)。结论:AD相对PT及SLA表面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下调IL-6 mRNA表达及上调Cbfα1 mRNA表达,提示AD种植体表面在种植早期可获得更好更快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7例确诊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98例.对照组应用别嘌呤醇与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则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不同的方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骨膜移位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操作用时、康复用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0%,(P<0.05);观察组的手术操作用时、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膜移位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具有显著优势,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提倡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