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春文  王炳元 《肝脏》2012,17(8):594-59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个表现,普遍认为和胰岛素抵抗(IR)有关,当存在二次(或多次)打击,包括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游离脂肪酸的脂毒性、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就会导致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疾病的进展(综合反应假说),即处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3水平,结合患者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含量,探讨趋化因子受体在乙型肝炎发病及其转归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试剂: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染色超敏试剂盒,兔抗CCR5和CXCR3单克隆抗体,抗体效价1:500.均购自深圳华氏试剂公司,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病例: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3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樱桃叶水煎液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大鼠糖耐量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血清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樱桃叶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对正常大鼠糖耐量的影响。结果:免疫低下小鼠给予樱桃叶水煎液后,血清中SOD、CAT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樱桃叶水煎液可显著抑制正常大鼠给予蔗糖后的血糖升高,体外实验中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樱桃叶可增强免疫低下小鼠抗氧化能力,并且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而抑制餐后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神阙穴联合电磁波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肝硬变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联合电磁波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7.5%,治疗组有效率9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神阙穴联合电磁波治疗肝硬变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将 6 0例慢乙肝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待肝功能正常后 ,治疗组给予治疗用疫苗每月一次皮下注射 ,四个月一个疗程。治疗组 30例中 4例HBsAg阴转 ,9例HBeAg阴转 ,对照组只一例阴转 ,两组差异显著P <0 0 5。治疗组HBVDNA定量治疗前为 (0 0 3± 0 0 2× 10 5)拷贝 /ml,治疗结束时为 (0 0 0 7± 0 0 0 3× 10 5)拷贝 /ml,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t =5 48。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学校实验室属于一级安全实验室,除了处理化学实验室的一般问题,还需要处理教学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学生的生物安全问题,包括人员的潜在感染、培养物的交叉污染和外来微生物的污染等。为提高处理微生物和转基因生物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依据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基因科技监管办公室-澳大利亚基因科技监管手册、昆士兰州教育部指南——健康和安全手册等,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学教育顾问Steve Garrett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该文综合国内外微生物实验室的相关安全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管理者、实验室负责人和个人的责任,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明确有序。为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避免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本文对实验室消毒和实验室废物处理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更好地规范学校的实验室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超声及数字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行经皮肝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57例PL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TACE+PEI)30例和对照组(单纯TACE)27例。联合治疗组在DSA下行TACE术后即刻在超声及DSA引导下细针PEI。对照组行常规TACE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超声及DSA引导下全部精准穿刺靶点,术中中等疼痛18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其术后发热、肝肾功能、血常规、P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7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55.6%(15/27);联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6.7%,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PEI治疗PLC安全性较好,其1年生存率优于单纯TACE治疗者。  相似文献   
8.
探讨索拉非尼诱导肝癌细胞自噬的作用及机制。选取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其中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分别给予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索拉非尼,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LC3-Ⅱ、Beclin-l表达。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培养24、48和72 h时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0μmol/L组培养24、48和72 h时A值分别为0.289±0.097、0.310±0.100和0.411±0.103,明显低于2.5μmol/L和5μmol/L组(P<0.05);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自噬小体形成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μmol/L组自噬小体形成数为(37.40±4.45)个,明显高于2.5μmol/L组和5μmol/L组(P<0.05);2.5μmol/L、5μmol/L组和10μmol/L组LC3-Ⅱ、Beclin-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μmol/L组LC3-Ⅱ、Beclin-1相对表达量为1.022±0.105和0.562±0.102,明显高于2.5μmol/L组和5μmol/L组(P<0.05)。索拉非尼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自噬小体生成,可能与调控Beclin-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的监测情况,分析其控制措施的执行是否有所改善,为医院感染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微生物室所有类型标本中检出的MDROs153株,调查分析153例MDROs感染病例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 3年医院监测到的MDROs中2012年54株、2013年62株、2014年37株,检出的MDROs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35.29%和18.9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5.49%;2012-2014年医院对MDROs感染病例的综合控制措施执行率分别为68.52%、87.10%和94.59%,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率有上升趋势(χ2=40.924,P=0.000)。结论 3年医院对MDROs控制措施的执行率逐年提升,医院应继续做好MDROs的各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检测GPC3和CD44v6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及癌旁肝硬化组织石蜡标本中GPC3蛋白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GPC3和CD44v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84.2%和84.2%)显著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0%和0%)(P<0.01)。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同癌旁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GPC3与CD44v6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2,P<0.001)。 结论 GPC3联合CD44v6可能有助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