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肺癌化疗早期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在化疗前3 d内、第一周期化疗后3 d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生成ADC图,勾画并测量化疗前后整个瘤体的ADC值,用直方图分析软件获得ADC值分布直方图。将20例患者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直方图和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中有效组(11例)ADC直方图平均值右移,而无效组(9例)ADC直方图显示平均右移不明显甚至左移;两组间平均ADC值变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DC直方图有助于评价肺癌化疗早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对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连续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第二周期化疗后肿瘤最大径退缩率、按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16例)和无效组(14例).提取所有患者的化疗前ADC图像(b=600、800和1000s/mm2),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在每种b值的ADC图像上提取病灶的19985个特征,采用Lasso进行降维和建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三种b值模型预测化疗疗效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三种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30例中有效组16例、无效组14例.基于b=600s/mm2的ADC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所建立的模型,其AUC、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75、0.895和0.750;基于b=800s/mm2的ADC图像,其相应的AUC、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4、0.947和0.938,基于b=1000s/mm2的ADC图像,相应的AUC、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8、0.895和0.875.三种b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DWI的影像组学可在治疗前对肺癌化疗疗效作出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3.
蒋洁智  丁莹莹   《放射学实践》2013,28(1):71-7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记录前列腺癌兴趣区的ADC值,测量患者PSA浓度,统计分析各期(TNM分期)前列腺癌病灶ADC值与PSA的相关性。结果:T2期22例,平均ADC值为(0.70±0.08)×10-3 mm2/s,平均PSA值为(70.0±10.7)ng/ml;T3期6例,平均ADC值为(0.76±0.09)×10-3 mm2/s,平均PSA值为(301.0±20.1)ng/ml;T4期8例,平均ADC值为(0.72±0.08)×10-3 mm2/s,平均PSA值为(360.0±25.1)ng/ml。ADC值与PSA浓度在前列腺各期中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38、-0.674和-0.731,P值均<0.01。结论:前列腺癌病灶的ADC值与PSA浓度呈负相关,根据ADC值可对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可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24岁.因"右小腿肿痛1年,加重1个月"于2012年6月人院.患者于1年前不慎右踝扭伤后出现右踝部、右小腿下段反复肿痛,行走后疼痛稍加重,就诊后诊断为"骨髓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反复1个月并逐渐加重而人院.专科体检:右小腿下段外侧区肿胀,压痛,皮温升高.局部未触及明显新生物.双足活动、承重双侧对称.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医学影像实习教学中诊断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着重介绍了医学影像学诊断思维教学法,通过多种途径与手段,培养影像诊断思维,旨在提高实习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为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肿瘤精准医学研究的持续进展,一系列肺癌相关致癌驱动基因相继被明确,全球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通过靶向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携带相应驱动基因NSCLC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因此肺癌的分型由简单的组织病理学分类,细化为以相关致病基因为主的分子分型,治疗也从传统的细胞毒性治疗渐渐转化为以分子分型为主的个性化精准靶向治疗,避免了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损伤。现对NSCLC中少见的六类驱动基因及其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影像学定量和定性特征和肺磨玻璃结节浸润程度的相关性,为磨玻璃结节患者术前规划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7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肺腺癌的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两组,非浸润腺癌组(包括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组。收集其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浸润性腺癌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灵敏度和特异度。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555例纳入研究。非浸润腺癌组310例,其中女235例、男75例,年龄49(43,58)岁;浸润性腺癌组245例,其中女163例、男82例,年龄53(46,61)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OR=4.707,95%CI(2.060,10.758)]、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39岁。因右前臂上段疼痛8年余,加重1月余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间断性刺痛,近1月来疼痛加重,到当地医院行右前臂 X 线检查,发现右尺骨多发骨质破坏,建议上级医院就诊。入院查体:右前臂上段内侧触及一凸起肿物,质硬、界清、活动差,压痛明显,局部未见明显红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肺癌化疗疗效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及第一周期化疗后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T1wI,T2 wI及DWI检查。根据第二周期化疗后肿瘤最大径退缩率,按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中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最大径的差异,分析ADC值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预测治疗有效的ADC值变化率临界值(cut—offvalue)。结果:第一周期化疗后,有效组化疗前后病灶的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d0.001);有效组和无效组中肿瘤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肿瘤最大径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以ADC值升高8.5%作为ADC值变化率诊断分界点,预测治疗获得PR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2.9%。结论:ADC值可以对肺癌化疗疗效进行早期监测。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体部各脏器的应用日趋成熟,为肺部病变的DWI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就DWI相关概念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肺不张的鉴别诊断、肺癌分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并对DWI在肺癌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初步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