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液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肠道肿瘤,该肿瘤发病年龄小,恶性度高,预后差。因其黏膜破坏较轻,内镜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临床症状少,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而螺旋CT对它的诊断价值国内献报道较少,现作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的最适宜窗口。方法:随机选取50例行胃肠道充气螺旋CT检查者断面图像68帧,在四种不同窗宽窗位下,观察六个指标的显示情况。结果:第③窗(窗宽为180-280Hu,窗位为-20- 20Hu)时,直径约0.3-0.5cm细小结节或小血管断面,软组织内密度对比,脂肪与软组织对比的显示为优,气体与脂肪的对比、胃肠腔轮廓及软组织形态轮廓方面显示较好,可不同程度兼顾到所需观察的多种组织,较好显示胃肠道及其病变。结论:窗宽180-280Hu,窗位-20- 20Hu,是观察胃肠道的较适宜窗口。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隐睾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腹部隐睾肿瘤血管的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部隐睾精原细胞瘤及其肿瘤血管的MSCT表现。结果 (1)5例肿瘤供血动脉均为同侧睾丸动脉,该动脉迂曲、增粗,于肿瘤后外方进入并终止于肿瘤。(2)肿瘤体积均较大,有完整包膜者2例,包膜不完整者3例,3例肿瘤密度不均匀,有坏死,肿瘤血供较丰富而肿瘤实体部分强化约14~25HU。结论 MSCT血管成像很好地显示了肿瘤供血动脉及瘤内血管分布情况,根据肿瘤由睾丸动脉供血可以作出腹部隐睾肿瘤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MSCT表现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5例均位于腹膜后,平均长径9cm,占位效应明显,其中4例肿物形态为类圆形,1例表现为分叶状,5例均呈有多发大小不一坏死灶,增强后实体部分呈中~高不均匀强化,3例周边见环形强化,邻近结构仅受压粘连,5例血管重建均未见来源明确的粗大供血动脉。结论: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改进后MSCT的VR技术,即选择性VR(selected volume rendering,SVR),显示活体肝脏门脉系统细小分支的效果。材料和方法:对32例腹部检查者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并选门脉流入期数据做肝脏门脉SVR成像。结果:SVR技术不同于VR切割加调阈值技术。在不增加造影剂总量及注射速度的前提下,选择性VR对肝脏门脉Ⅰ~Ⅳ、Ⅴ~Ⅵ分支显示率分别达100%,93.8%(30/32),Ⅰ~Ⅳ级、Ⅴ~Ⅵ分支显示状况较好(评价2分以上)者达分别达93.8%(30/32)和84.4%(27/32)。结论:SVR是肝脏门脉系统成像的理想方法,可较好地立体显示肝的门脉Ⅰ~Ⅵ分支。  相似文献   
6.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经病理证实的9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结果:9例中5例为腹部隐睾肿瘤、4例为阴囊上方肿瘤。主要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增强后有8例呈轻~中度分隔样强化,腹部5例腹股沟管内精索缺失,4例阴囊上方肿瘤,精索伴行血管增粗,血管成像显示5例腹部及3例阴囊内肿瘤显示为同侧睾丸动脉供血。伴同侧肾脏、精索及精囊腺缺如1例,伴两侧输尿管下端囊肿1例,伴子宫样结构(假二性体)1例,睾丸下降固定术后两年恶变1例。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有一定影像学特征性,结合MSCT血管成像所示睾丸动脉供血及伴随泌尿生殖系其它发育异常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瘘管造影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肛瘘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术前对27例怀疑肛瘘的患者瘘管造影后行MSCT平扫及三维重建,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并与手术或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7例中手术证实肛瘘23例,4例临床随访为肛周感染破溃,MSCT诊断3例为单纯性肛瘘,20例为复杂性肛瘘,4例未发现肛瘘。MSCT正确分级:1级肛瘘3例,2级肛瘘18例,另2例3级肛瘘误诊为2级肛瘘。MSCT对内口及支管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8%、85.7%、66.7%、93.3%、40.0%以及92%、100%、93.1%、100%和66.7%,对脓肿预测值则均为100%。MSCT三维重建能再现瘘管的形态和走行特点、瘘管与肛管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结论MSCT联合瘘管造影是一种术前评价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层螺旋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通过造影增强及三维重建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病变,为冠脉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16层螺旋CT相对于4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更快,层厚更薄,Z轴分辨率更高的特点,本文对160例患者的16层螺旋CT检查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获得更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内镜和影像学方法的回顾、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胃肠道疾病是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高。胃肠道的检查方法很多 ,现就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作一简单回顾 ,并总结其新进展。1 胃肠的内镜在二十世纪 70年代中期 ,BasilHirschow和他的同事发明了可弯曲的纤维内镜 ,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这种创新让医生可以直视胃肠腔内改变 ,是胃肠道疾病检查史上的一次革命。 1983年美国WelchAllyn公司发明了电子内镜 ,这是内镜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 ,电子内镜前端装有微型摄像电荷耦合器件 (CCD) ,其象素数超过 30 0 0 0 ,配以高分辨率的…  相似文献   
10.
肝腺瘤又称肝细胞腺瘤(Adenom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肝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为加强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作者回顾性复习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4例肝腺瘤及文献资料11例的术前CT影像学诊断,旨在探讨肝腺瘤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