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骨化三醇(1,25-二羟维生素D;简称:VD5)在抑制肢体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肢体移植模型.随机将受者分为4组,每组12只.(1)对照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仅以15 ml·kg-1·d-1.生理盐水灌服.(2)他克莫司(FK506)组:将FK506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5 mg/ml,术后前2周的用量为1.0 mg·kg-1·d-1,术后第3周起,每周灌服2次.(3)VD3组:将骨化三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0.125 μg/ml,术后用量为2.5μg·kg-1·d-1,连续灌服4周.(4)VD3+FK506组:术后联合应用骨化三醇及FK506,用药方法和用量与FK506组和VD3组相同.术后观察各组受者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对照组、FK506组、VD3组以及VD3+FK506组肢体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别为:(3.50±0.50)d、(13.13±1.50)d、(10.63±0.38)d和(29.25±0.63)d;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分别为:(8.50±0.50)d、(26.25±1.50)d、(17.25±0.38)d和(62.00±0.63)d;与对照组比较,VD3组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3+FK506组抗排斥反应效果更佳,与FK506组和V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3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VD3+FK506组又明显低于VD3组和FK506组(P<0.01).结论 骨化三醇能明显减轻同种肢体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骨化三醇与FK506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重建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以探讨锁骨骨折更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66例锁骨骨折,单纯横形骨折6例,斜形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44例,全部行手术切开复位加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随访8~18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关节活动达正常生理活动度65例(98.5%).结论 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复位好,固定牢固,有利息者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研究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供肢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48只(Wistar大鼠16只,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各4只Wistar大鼠(供体),8只SD大鼠(受体)。A组:供体肢体离断后移植到受体;B组:处理同A组,术后加用环孢素A(CsA);C组:处理同A组,供体经深低温冷藏处理;D组:处理同C组,术后给予CsA。术后第2、4、6、8周摄X线片,第3周取外周血检测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第8周取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结果异体肢体移植32例,成功29例。4组移植肢体存活时间分别为:A组(8.0±2.2)d,B组(39.2±0.8)d,C组(14.0±4.2)d,D组(46.2±0.6)d。B、C、D组存活时间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6周可达骨性连接,而A、C组仅1例达骨连接且明显延迟。术后3周B、C、D组自发淋巴母细胞生成率与未移植鼠比值均<2。术后8周外周血IL-2活性,A组最高,C组次之,B、C、D组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灌注、深低温冷冻和CsA可协同抑制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排斥反应,对急性排斥反应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创伤、肿瘤切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的肢体缺失,往往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多用假体来替代,但仍难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肢体缺失这一临床难题,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组织配型、冷冻保存、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与肢体移植相关研究进展方面了解肢体移植现状,以期望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技术能够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显微内窥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日趋微创化,显微内窥镜下后路椎间盘切除术作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2002年5月~2006年5月应用该项微创手术治疗特殊类型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技术对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物抗原性的影响,观察移植骨的吻合血管通畅率和骨连接情况,了解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随机取16只作供体,32只作受体,分为5组。A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10 mg/kg);B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5 mg/kg);C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手术后4周加用CsA(每天2 mg/kg);D组:8只,深低温冷存的带肱血管的异体桡骨段移植;E组:16只供体兔取移植骨段后继续喂养4周,作为免疫学检测,无移植对照组。术后观察吻合血管通畅率,术后7 d血清IFN-γ水平检测,术后2、4、8、12周各组动物X线检测,术后12周移植骨组织学检查。[结果]A、B组之间血清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A、B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C组。[结论]深低温冷冻技术降低了带血管同种异体骨移植物的抗原性,移植后显著降低器官的移植排斥反应,保证吻合血管的通畅,移植骨的存活,加快骨连接,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50%,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致残率极高[1].脊柱结核手术是否应用内固定一直存在争论.我科自2005~2008年间,对48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及固定方式治疗,经18个月以上随防,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研究皮内缝合与间断缝合对脊柱转移瘤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5 例脊柱转移瘤需行手术的患者,将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入院的 43 例 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间断缝合的方式缝合,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的 42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皮内缝 合的方式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愈合后瘢痕形 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缝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 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 1 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 1、2 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皮内缝合操作便捷,相比于间断缝合更有利于促进切口 愈合,改善切口瘢痕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长。  相似文献   
9.
由于创伤、肿瘤切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的肢体缺失,往往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多用假体来替代,但仍难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解决肢体缺失这一临床难题,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本文从组织配型、冷冻保存、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与肢体移植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且极其严重的损伤,它多见于车祸、骨折损伤、挤压伤等及某些锐器的直接损伤。伤口可以是开放性,也可为闭合性,一般都伴有受损肢体血运障碍。患者能否及时、正确得到处理,不仅关系到其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受损肢体的存活和功能恢复问题。因此在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