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吸入性损伤已成为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及肺实质损害.热力损伤为物理性损伤,常因吸入蒸气、高热空气等引起;烟雾引起的损伤主要为化学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喉烧伤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199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43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合并症及伤前疾病,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入院时间及喉烧伤情况,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包括气管切开率、切开时间及并发症、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等.对数据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x2检验,对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与烧伤总面积、喉烧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率、病死率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本组患者中男353例占79.7%,女90例占20.3%,男女比例约4∶1.小于或等于20岁者64例占 14.4%,大于20岁且小于或等于40岁者203例占45.8%,大于40岁且小于或等于60岁者144例占 32.5%,大于60岁者32例占7.2%.本组患者中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分别为297、108、38例.7例有合并症,21例有伤前疾病.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均差异明显(H值分别为73.752、142.830,P值均小于0.01),伤后入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528,P>0.05).相关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与烧伤总面积呈明显正相关(r=0.399,P<0.001).轻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中,轻度喉烧伤占68.0%(202/297),中度喉烧伤占32.0%(95/297),重度喉烧伤0例;中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中,轻度喉烧伤0例,中度喉烧伤占53.7% (58/108),重度喉烧伤占46.3% (50/108)喉烧伤情况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703,P<0.001).相关分析显示喉烧伤严重程度与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 =0.700,P<0.001).(2)本组患者总体气管切开率为37.02%(164/443).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管切开率分别为10.44% (31/297) 、87.96%(95/108)、100.00% (38/38),差异明显(x2=271.654,P<0.001).相关分析显示气管切开率与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784,P<0.001).本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以伤后6 h以内为主占63.4% (104/164).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为5.5%(9/164).(3)本组患者中共31例死亡,病死率为7.00%.轻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为1.01% (3/297),中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为12.96%(14/108),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为36.84%(14/38),差异明显(H=74.273,P<0.001).相关分析显示病死率与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371,P<0.001).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中,脓毒症14例占45.2%,呼吸功能衰竭7例占22.6%,呼吸道梗阻2例占6.5%,呼吸道出血2例占6.5%,脑出血2例占6.5%,心脏意外2例占6.5%,中枢性尿崩1例占3.2%,另有1例占3.2%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结论 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青中年构成比最高.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与烧伤总面积、喉烧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率、病死率相关.利用喉烧伤诊断标准和气管切开指征,可有效避免喉梗阻风险;早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手术,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冠脉搭桥术后胸骨骨髓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4例冠脉搭桥术后术区切口不愈合并发胸骨骨髓炎的患者纳入观察,对感染伤口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所有患者均有多种细菌感染,均发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静脉使用利奈唑胺600mg每日2次,连续10d。观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不良反应、感染控制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所有伤口均为混合多种细菌感染,其中,在检出的阳性球菌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40.7%,肠球菌属位居其次。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伤口均顺利愈合。结论利奈唑胺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胸骨骨髓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高钠血症是大面积烧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了5例由其他医院转入的烧伤并发高钠血症危重患者,我们对其临床特点、高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高钠血症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胸部正中切口开胸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4%-8%,冠脉搭桥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9%~8.5%。胸骨骨髓炎会使临床治疗变得复杂,严重的感染甚至会造成心肺功能恶化,大大增加死亡风险。根据不同的病情,以往的伤口局部治疗手段包括清创、去除感染坏死的死骨及去除钢丝等异物、皮瓣移植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各年龄组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值,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原因。 方法 采集流产胎儿的皮肤标本及儿童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的正常皮肤标本和增生性瘢痕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总量,计算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值。 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正常皮肤比较,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呈上升趋势(P=0.02)。各年龄组的增生性瘢痕相比较,Ⅰ、Ⅲ型胶原含量和比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任意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各年龄组之中瘢痕与正常皮肤比较,Ⅰ、Ⅲ型胶原含量和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皮肤中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变化导致皮肤结构和愈合过程发生改变;(2)在增生性瘢痕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和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导致瘢痕组织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由于原发病伤势严重,病死率较高,一直是国内外烧伤专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对本科室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7例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期提高该病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