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2种预处理工艺结合真空油炸对毛豆水分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冻预处理和直接油炸(对照)相比,预干燥可以有效地降低毛豆的脂肪质量分数,且没有显著性地影响毛豆的色泽(P>0.05).随着前期热风预干燥时间的延长,真空油炸后毛豆的水分与脂肪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毛豆油炸干燥速度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真空油炸时间的延长,毛豆自由水分逐渐减少,其后期干燥速率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及油炸温度、真空度、时间对胡萝卜脆片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可知:油炸温度、真空度及油炸时间显著地影响胡萝卜脆片中水分与脂肪质量分数、脆度,其最佳油炸工艺条件为温度100~110℃,真空度0.08~0.09MPa,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3.
真空油炸技术可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果蔬脆片.主要研究了油炸温度和真空度对胡萝卜片水分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色泽及质构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油炸温度和真空度的升高,其干燥和脂肪吸收速度相应提高,且两者呈一定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可知:油炸温度和真空度并不显著性影响脆片的白度(L)、红度(a)、黄度(b)值(P〉0.05);对于脆片的破碎力而言,真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P〈O.05),而油炸温度不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气式牵引腰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牵引法,观察组50例采用充气式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字2=1.4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式牵引腰围具有可随意调节,不受体位限制,集固定、牵引、维持腰曲的功能,且可持续作用于腰椎,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如术前重视心理护理,术后进行患肢膝关节持续冰敷48 h,并指导患者在佩戴膝关节角度锁定支具下早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性的康复训练.结果: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2年,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行走,步态、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均正常,抽屉试验阴性,无1例发生关节僵硬、皮肤坏死、股四头肌功能下降.结论:膝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前提,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和早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是保证其成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0.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术后间断冰敷和持续冰敷2种方法对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减轻肿胀及关节腔积液的不同效果。方法将128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术后持续冰敷膝关节及周围皮肤组织48 h;对照组术后间断冰敷48 h,每天2次,每次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疼痛、出血、肿胀及关节腔积液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疼痛、出血、肿胀、关节腔积液的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早期持续冰敷疗效较间断冰敷疗效显著,能更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出血、肿胀及关节腔积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27例肩袖损伤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9~66岁,平均43.6岁。病程1~36个月,平均27个月。左肩11例,右肩16例。12例有外伤史,15例无明显诱因。患者肩关节主动前屈及外展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限。摄肩关节正侧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9例。MRI检查均显示肩袖全层断裂。首先行关节镜探查,27例冈上肌均全层断裂,23例有肩峰撞击;无撞击者行肩袖清理,有撞击者行肩袖清理后再行肩峰成形和肩峰下滑囊切除;关节镜辅助定位下作3~4 cm小切口,直视下缝合修复肩袖。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9个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及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患者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8.0±1.8)分改善至术后2周(1.6±0.7)分及末次随访时(0.8±0.7)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18.8±6.6)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32.2±3.3)分及末次随访时(33.6±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满意,但因随访时间有限,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麦苗粉杀菌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菌落总数和a*值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麦苗粉微波杀菌的最佳条件,并与常规加热杀菌方法相比较;分析了麦苗粉杀菌前及经过最优工艺微波杀菌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有重要影响,试验所得的麦苗粉最佳微波杀菌工艺为:微波功率510 W,时间120 s,物料用量12 g.与常规加热处理相比,麦苗粉采用微波杀菌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品质保持良好.微波杀菌后麦苗粉的外观、色泽变化小;水分、灰分、总糖等理化指标基本不发生变化;叶绿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油炸前预处理技术研究了护色工艺对真空油炸马铃薯片品质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柠檬酸、亚硫酸氢钠、VC 3种褐变抑制剂,通过配取不同浓度,得出真空油炸马铃薯片最佳护色工艺.结果表明:马铃薯片经过第4组护色液配方处理之后,即: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1‰,VC1.5‰,产品具有最佳的感官品质和色泽值,同时对其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