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弼偲  朱智  马金曼  刘伟  苟扬  崔驰   《四川医学》2023,44(3):274-278
目的 研究分期TEVAR手术封堵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分期TEVAR手术隔绝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10例。结果 10例患者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影像学证实主动脉夹层近远端破口隔绝良好、无内瘘、无内脏分支狭窄/闭塞、术中无中转、死亡病例,术后无死亡、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分期TEVAR手术隔绝DeBakey III型主动脉全段夹层破口并重建内脏分支技术可行、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血清肿提供必要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BMI、疝类型(斜疝、直疝、股疝)、疝一般情况(疝囊大小、双侧疝、阴囊疝、难复性疝、嵌顿疝)、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补片、疝囊处理方式、补片固定方式及血清肿等,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对数似然比检验)与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引起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直疝(P=0.011)、胶水固定补片(P=0.006)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直疝(OR值1.873,95%可信区间1.038~3.380)、胶水固定补片(OR值为1.514,95%可信区间1.019~2.251)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疝及胶水固定补片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推荐减少胶水固定补片,消灭直疝假性疝囊形成的残腔。  相似文献   
3.
4.
患儿男,15岁.因"食欲亢进、体重增加2个月余,全身浮肿、乏力1个月余,不能行走6 d"于2008年5月19日就诊,患者无长期服药史.体检: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身高153 cm,双上肢水平展开后指间距离144 cm,全身多毛,满月脸,多血质面容,面部痤疮,向心性肥胖,颈背脂肪垫,腹部有横行紫纹.  相似文献   
5.
规范化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24年,Keynes[1]首次采用乳腺肿块切除加镭针插植术而非传统的Halsted根治术治疗乳腺癌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 Fisher等[2]提出,乳腺癌一开始就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不同手术方式对生存率无根本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随后,多个医疗机构的大样本前瞻性试验证实了保乳手术同传统根治术在长期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从而使得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模式由"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为 "最小而有效的治疗",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乳腺癌,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趋势.我国的保乳率较低,保乳手术仅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9%[3].现就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适应证、手术方式、切缘、美容效果等几方面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术前未接受化疗和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探讨对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患者以核素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06年4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9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未行化疗组60例,临床分期为T1~2N0M0,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新辅助化疗组39例,临床分期T2~3N0M0,患者术前先给予3~4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降期为T1~2N0M0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乳晕下4点平均注射99m锝标记的非过滤硫胶体,术中用γ探针探测腋窝具有放射活性的前哨淋巴结并切除,然后常规清扫腋窝Ⅰ、Ⅱ组淋巴结。术后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成功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3.3%、96.7%、100%、98.3%、100%和96.7%。B组分别为100%、10%、90%、100%、94.9%、100%和90.5%。两组比较假阴性率、准确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对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以核素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仍能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同早期乳腺癌患者相比假阴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8.
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体内广泛分布的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因为正常乳腺组织并未发现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此肿瘤是乳腺干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活化并向不同方向恶性转化的结果,也可来自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所致,为粘液癌分化而成.目前对于乳腺内分泌癌的治疗无统一定论,大多数乳腺癌专家在治疗乳腺内分泌癌时会借鉴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根治性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手段.年龄较大、非小细胞型、腋窝淋巴结无癌转移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结石常见于肾、膀胱、尿道等位置,以肾脏和输尿管最为常见。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该技术已成为泌尿结石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术式。术后常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发热、出血以及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尿源性脓毒血症是PCNL围术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尽管临床上对于手术患者均会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但无法完全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本文拟对近年来PCNL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严重并发症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