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阑尾炎并发回肠穿孔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战士,22岁,1w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体温达40℃。以上感入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1w后突发右下腹痛,弥散全腹。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实验室检查WBC:16G/L,中性粒细胞85%,腹部B起示右下腹积液,立位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腹穿抽出10ml血性液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臂纵向不稳定的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2具新鲜冷冻尸体上肢标本制成生物力学模型,固定于MTS858型生物材料实验机上加载恒定100N的轴向负荷,测试不同解剖状态对桡骨纵向位移及前臂纵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纯切断骨间膜对前臂的纵向稳定性影响甚微。切除桡骨头,前臂的纵向稳定性降低,桡骨向近端移位明显,再切断骨间膜,将使上述改变加重。结论桡骨是维持前臂纵向稳定的主要结构,前臂骨问膜是次要稳定结构。桡骨头切除后骨间膜损伤是前臂纵向不稳定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1前臂相关结构的解剖及生物力学 IOM是连结于尺桡骨骨间缘之间的坚韧纤维膜,纤维自桡骨近端发出,斜向下内附着于尺骨远端。骨间膜的纤维与桡骨成21°角,与尺骨轴成28°角。过去有人认为.IOM由两部分组成,中央1/3段的腱性部分和两端的膜性部分。腱性部分厚而坚韧,是由3—10束纤维构成的复合体,从桡骨近端1/3发出连结于尺骨远端1/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Essex-Lopresti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诊治Essex-Lopresti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12具成人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予以处理,先将12具标本("完整状态组")分别在旋前位、旋后位及中立位三种状态下把标本夹持固定于MTS 858生物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力学测试,恒定加载100 N的压力负荷,每种状态持续30 s后减载.随后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2组,6具切除桡骨头为"切头留膜组";另6具切断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中间腱性部分为"留头切膜组".每组按上述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最后将所有标本均切除桡骨头并切断IOM("切头切膜组")按上述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前臂旋转状态或单纯切断IOM对桡骨纵向位移无影响.单纯切除桡骨头或联合切断IOM和切除桡骨头增加了桡骨的纵向位移.前臂中立位时的桡骨刚度比前臂旋前位大,但比前臂旋后位小.单纯切断IOM对桡骨刚度没有影响,单纯切除桡骨头或联合切断IOM和切除桡骨头则会使桡骨刚度下降.结论 桡骨头骨折合并IOM损伤可能是Essex-Lopresti损伤产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其中桡骨头骨折是Essex-Lopresti损伤主要原因,而IOM损伤是次要原因.桡骨头切除后IOM是维持前臂纵向稳定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上,探讨微囊蛋白3(CAV-3)在白藜芦醇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正常饮食组(NORM),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加白藜芦醇干预组(HFD+ RSV)。通过腹腔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值以及2-脱氧-[3H] 葡萄糖的摄取,从整体上探讨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再通过免疫印迹检验微囊蛋白3(CAV-3)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以上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FD能显著诱导胰岛素抵抗,补充RSV能抑制高脂的诱导作用。离体骨骼肌实验证实,RSV的保护作用与其促进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摄取有关。免疫印迹证实RSV能够增加骨骼肌CAV-3蛋白表达,促进GLUT4向细胞膜的转运。【结论】白藜芦醇能改善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其保护作用与其上调CAV-3蛋白表达,促进GLUT4向细胞膜转运,改善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6.
夏霭玲  黄涛  谭倩妍  苏嘉千 《医学信息》2010,23(14):2420-2421
目的确保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或者通过胃管以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故选择一种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留置胃管防止胃管脱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同时维护患者的个人形象。方法重症医学科通过评估危重症患者全面情况,在临床护理中选择2种不同材料固定胃管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危重症患者发生胃管脱出率1%,保持局部皮肤完整性,外观整洁,可视性高,患者感觉舒适。结论危重症患者使用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胃管,避免了胃管脱出而造成的护理不安全隐患,确保危重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和维护患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危重症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胃肠动力学特点,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是患者康复必要途径,评估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护理.减少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方法通过评估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采用循证护理和个案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和调整饮食种类。结果评估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危重症患者出现胃肠内营养并发症减少,确保肠内营养落实到位,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正确评估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是阻止疾病发展,维持循环、呼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保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或者通过胃管以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故选择一种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留置胃管防止胃管脱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同时维护患者的个人形象.方法 重症医学科通过评估危重症患者全面情况,在临床护理中选择2种不同材料固定胃管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 危重症患者发生胃管脱出率1%,保持局部皮肤完整性,外观整洁,可视性高,患者感觉舒适.结论 危重症患者使用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胃管,避免了胃管脱出而造成的护理不安全隐患,确保危重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和维护患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毛海慧  张丹  王菊飞  苏嘉  刘立志 《浙江医学》2019,41(21):2292-2296
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纳入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20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检测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检测超声心动图并评估心功能,并在随访中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再入院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外周血SOD、MDA、GSH-Px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肺动脉平均压、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SOD、GSH-Px均显著增加(均P<0.01),MDA均显著下降(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SOD、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时,观察组LVEF、CO、CI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氧化治疗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可降低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世界上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中同样存在显著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