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颌尖牙唇向错位34例临床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上颌牙尖唇向错位进行正确的矫治设计,作者根据错位的病因,X线头影测量结果,对34例上颌尖牙唇向错位病例,分别采用前牙片段方丝辅弓法,改良Richett‘s弓法,推磨牙向后法,拔除第2乳磨牙法,拔除第一双尖牙法,取得满意结果,作者认为在矫治上颌尖牙唇向错位时,应充分利用潜在间隙,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错位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选用最佳方法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病例中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患病率、唇腭侧的比例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错殆患者中,所有在放射科拍摄过螺旋CT的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者。统计其发病、治疗情况。结果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共有8763名患者,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者共103名。男性50名,女性53名。唇侧阻生71名(其中3名为双侧阻生),腭侧阻生20名,垂直阻生12名。其中76颗埋伏牙采用外科手术结合正畸牵引治疗,27颗采取外科拔除,3颗采用减阻助萌术。结论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门诊患者中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约占1.18%,男女比例基本一致,唇侧阻生最常见,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治疗以外科手术结合正畸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年人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正畸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颏部形态在颅面部硬组织侧貌形态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可作为临床矫治设计中判断是否拔牙的指标。探讨颏部突度对成年人临界拔牙病例矫治设计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年龄18~34岁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男22名,女28名。其中25例为拔牙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25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矫治后侧貌良好,覆牙合覆盖正常,完成头影测量29项,并对50例临床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并进行拔牙概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Pog-NB,U1-NP,SNP测量项目在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g-NB,U1-NP与拔牙概率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拔牙组颏部突度明显小于非拔牙组,上切牙唇倾度明显大于非拔牙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在2组病例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对于成年人临界拔牙病例制定矫治计划时,为达到良好的侧貌,要综合考虑影响侧貌的鼻唇颏协调一致。颏部突度越小,上切牙唇倾度和突度越大拔牙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矫治力方向设计及支抗设计的作用.方法 7例单侧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均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接舌侧扣;戴入改良Nance弓,利用改良Nance弓位于腭侧不锈钢丝上的附钩,先将尖牙冠向后牵引绕过侧切牙的牙根,直到位于正常尖牙间隙的腭侧,如尖牙间隙不足,则粘结上颌托槽,预备尖牙间隙;再采用直丝弓技术将埋伏尖牙向唇侧移动,排齐牙列,调整咬合关系.对治疗后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进行观察.结果 7位埋伏尖牙均被牵引至牙弓的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结论 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在矫治力方向设计和支抗控制方面有独特优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口腔门诊预约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预约制和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各30名患者进行了主、客观调查,分析了无预约制口腔门诊的存在问题及隐患,继而从"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及优化门诊的角度讨论了有预约制的口腔门诊的意义,得出以下结论:口腔门诊预约使患者的有效就诊时间率大大提高,使患者在有序、安静的就医环境中得到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有利于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建议推广和完善口腔门诊预约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超快速核磁共振成像(简称超快速MRI)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应用体会。方法:22例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在清醒时与自然睡眠状态时,应用超快速MRI检查,获得上气道正中矢状面的系列成像,制成电影形式,对照两者上气道的狭窄点和阻塞点情况。结果:在清醒状态下,9例(占41%)OSAHS患者有腭咽部9个狭窄点;当患者睡眠时,22(占100%)例患者有45个阻塞点,其中3例患者仅腭咽区有一个阻塞点,15例患者在腭咽及舌咽区有阻塞点,4例在腭咽、舌咽、喉咽区均有阻塞。OSAHS患者清醒时上气道的狭窄与睡眠时上气道的阻塞的符合率为20%。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无阻塞发现,有8例出现腭咽部狭窄。结论:超快速MRI成像是定位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有效方法,OSAHS患者清醒时气道的狭窄和睡眠时气道阻塞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00μg/L的Pg LPS刺激RAW264.724h后的上清液,以20%稀释浓度分别作用于MC3T3-E1,分别在1、3、6、12、24、48、72h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LP mRNA、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g LPS刺激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作用于MC3T3-E1后,ALP mRNA表达均下降,在6h时表达最低,而c-fos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提高,分别在3h和6h时达最高水平。结论:Pg 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可通过上调成骨细胞c-fos的表达而抑制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直丝弓矫治器托槽轴倾角设计与前牙唇倾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一组错牙模型临床冠轴倾角(tip)进行测量,并与各种流派直丝弓矫治器(SWA)托槽轴倾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了在牙齿排齐过程中,前牙是否唇倾主要取决于错病例牙齿自身的临床冠轴倾角,而与直丝弓矫治器托槽轴倾角的设计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Nance弓结合直丝弓矫治上颌埋伏尖牙对牙周硬组织及牙根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Nance弓矫治8例单侧尖牙埋伏阻生,以对侧自然萌出尖牙作为自身对照。治疗前、后拍摄全景片,测量患侧尖牙移动的距离和角度改变,治疗侧和对侧侧切牙、尖牙、相邻前磨牙的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及牙根长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埋伏尖牙平均移动距离为18.43mm,全景片上平均移动角度为32.7°,埋伏尖牙侧相邻侧切牙和前磨牙的牙槽嵴高度无降低,牙根无吸收(P0.05)。结论:改良Nance弓结合直丝弓技术是矫治上颌埋伏尖牙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温州青年学生鼾症和OSAHS的患病率,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19~24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入寝室调查,对3250人进行问卷Ⅰ调查,依据诊断标准得出鼾症病例。再对102位打鼾频率是经常和频繁者用包含Epworth嗜睡量表的问卷Ⅱ初筛OSAHS病例。结果:鼾症患者346人(11.3%)。习惯性打鼾者54人(1.8%)。诊断为OSAHS者18人(0.6%),其中男15人(0.49%),女3人(0.11%)。结论:温州地区青年学生鼾症患病率11.3%,OSAHS患病率0.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肥胖、鼻部疾病、频繁扁桃体炎、等因素有关,应早期对易患因素进行控制,干预鼾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