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门部异位血管压迫胆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伴肝门部异位血管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对23例肝门部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处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期死亡。23例中19例(82.6%)获随访,随访时间4~14年,平均8.8年。疗效优良率84.2%(16/19)。结论 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既能达到完成复杂的胆道手术,又能避免肝脏缺血性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医学科研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相对于基础科研,临床科研又特别是临床护理科研的发展仍然比较滞后,阻碍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我国护理学科、护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希望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科研中的作用,推动我国护理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8 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院手术治疗副肝管结石及狭窄的病人 12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7例。年龄 2 1~ 5 9岁 ,平均41.3岁。病史 3个月至 2 1年 ,平均 8.3年。以右上腹或肝区疼痛、畏寒、发热、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单纯腹痛 3例 ,腹痛伴畏寒、发热 7例 ,伴中度黄疸 2例。术前B超检查 12例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 7例 ,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例 ,PTC +ERCP 2例 ,CT和磁共振检查分别为 5例和 2例。术中经T管胆道造影 1例 ,术中或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或取石 5例。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42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择每例患者入院后24h内心电图分析,异常心电图均于病情稳定后复查。结果 42例心电图检查,有34例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9岁,1997年2月因上腹壁皮肤局部肿胀、疼痛,但无胆管炎症状,在乡卫生院用粗针头注射器穿刺后,穿刺孔不愈,并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已先后2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腹壁慢性窦道”而手术治疗,术后瘘口仍持续不愈,于当年10月,来本院治疗。查体:上腹壁正中距脐约6cm处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瘘口,挤压腹壁时瘘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周围皮肤无红肿及糜烂,无其它腹部阳性体征,瘘管造影发现造影剂向上走行,长约10cm,内侧为盲端,并有负影,术前诊断为“上腹壁慢性窦道”而在局麻下手术,术中发现瘘管与肝…  相似文献   
6.
积雪草苷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积雪草苷(asiaticoside)是从伞形科植物积雪草中提取出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性甘、辛、凉,有清热解毒作用.文献报道其具有抗氧化、抗纤维化、促进伤口愈合、镇痛、抗肿瘤等多种治疗作用.本文即对积雪草苷的药理、药性,积雪草苷治疗癜痕、抗肿瘤等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做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胆结石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胆管狭窄合并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异位血管直接压迫胆管致11处胆管狭窄,其中7例肝右动脉致肝总管狭窄,3例门静脉左内支和1例肝左动脉致左肝管狭窄。行胆总管.肝右动脉交叉换位术7例,左肝管.门静脉左内支或肝左动脉交叉换位术分别为3例与1例。本组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9例(81.8%)获随仿,随仿时间4~14(平均8.8)年。疗效优良率88.9%(8,9)。结论:采用胆管血管交叉换位术治疗肝门部异位血管合并肝胆管结石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分裂型右肝管合并结石及狭窄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分裂型右肝管合并结石及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年间手术治疗的38例分裂型右肝管合并结石及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1)分裂型右肝管开口原位整形术7例;(2)分裂型右肝管与相邻肝管开窗术9例;(3)分裂型右肝管与相邻胆管合干成形术8例;(4)分裂型右肝管相应肝叶、段切除术l4例。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随访5~l6年(平均9.2年),残留结石率26.3%,疗效优良率78.9%。结论 准确的定位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方法治疗分裂型右肝管合并结石及狭窄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与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将2019-01/2019-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108例TBI患者分为轻度组(n=39、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37),选取同期35例在作者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MIF、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 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对TBI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TBI患者受伤后各时点血清MIF和第二天WBC、IL-6、TNF-α、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TBI患者受伤后各时点血清MIF和第二天WBC、IL-6、TNF-α、CRP均高于轻度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TBI患者受伤后各时点血清MIF和第二天WBC、IL-6、TNFα、CRP均高于中度组(P<0.05),GOS低于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TBI患者受伤后第二天血清MI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IF与WBC、IL-6、TNF-α、CRP和GOS呈正相关(P<0.05).预后影响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MIF是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6,P<0.05);血清MIF水平预测TBI患者不良预后的截止值为28.61 ng/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9 (95%CI:0.766~0.904;P<0.05),敏感度为77.48%,特异度为65.12%.结论 TBI患者血清MIF水平增高,并与患者炎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MIF水平增高是TB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作为TBI的临床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蝮蛇咬伤患者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蝮蛇咬伤患者46例,常规治疗组按照经典的毒蛇治疗法,观察组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健康对照组选择为同期体检正常人。分析各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其血清促炎介质IL-6和抗炎介质IL-10水平,代表性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第1天,2个治疗组IL-6无明显区别,但均高于对照组,两治疗组于治疗第3天、第7天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P<0,05);各组IL-10水平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天、第7天,治疗组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蝮蛇咬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促炎介质占优势,后期抗炎介质升高明显,血必净注射液可下调促炎介质(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