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为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常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PIH的全身病变严重,胎儿可因胎盘供血障碍发生胎儿窘迫或死亡,麻醉危险性极大。我院近年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妊高征剖宫产170例,母婴全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末梢血管收缩反应预测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提供个体化气管插管所需的麻醉深度。方法末梢血管收缩反应通过强直电刺激(50 Hz、50 mA持续5 s)诱发的末梢灌注指数(tip perfusion index,TPI)变化进行监测。24例ASAⅠ~Ⅱ级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0.25 mg.kg-1.min-1恒速输注。意识消失后每间隔1分钟电刺激一次,记录每次电刺激前后TPI的减少值(△TPI)和插管前后SBP、DBP和HR的增加值(△SBP、△DBP和△HR)。观察组(n=12),△TPI<10%刺激前值时行气管插管;对照组(n=11),不考虑△TPI的变化而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决定插管时机。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1、2和3 min时BIS、SBP、DBP和HR的值。结果插管即刻,观察组比对照组丙泊酚输注时间长(P<0.01)、用量大(P<0.01);插管后每一时间点,对照组SBP、DBP和HR都比观察组高(P<0.01)。组内比较:对照组插管前后SBP、DBP和HR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插管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电刺激诱发的△TPI分别与插管引起的△SBP、△DBP和△HR成正相关(r=0.672、0.434和0.236,P<0.01)。结论电刺激诱发的末梢血管收缩反应性可有效预测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3.
宫外孕患者,失血量大,病情危重,明确诊断后积极做手术前准备,边抗休克边手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64例,年龄20~49岁,平均366±753岁,体重40~70kg,平均585±848kg。静吸复合全麻2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39例。12 麻醉方法轻、中度休克可慎用硬膜外麻醉,重度休克宜选择全麻。全麻诱导采用对循环抑制轻的安定,芬太尼,减少硫贲妥钠用量,以免血压进一步下降,吸入低浓度安(异)氟(05%~15%)醚,间断静注潘可罗宁,氯胺酮维持麻醉。硬膜外采用低浓度小剂量给药,2%利多卡因5ml5min后无脊麻征象,15%利多卡因6~8ml作为维持量,术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焦虑对无痛人流患者意识消失所需丙泊酚靶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术前30min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患者进行焦虑评分,分别记录状态焦虑评分(STAI-S,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焦虑程度)和特质焦虑评分(STAI-T,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记录诱导前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将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5μg/ml,开始输注后每5s观察一次患者的反应,直到意识消失。意识消失的标准为睫毛反射消失及对口头指令无反应。记录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Ce)。将各观察指标STAI-S、STAI-T、Ce、HR、SBP及DBP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TAI-S为(46.9±12.6)分,STAI-T为(43.1±9.9)分,Ce为(3.91±0.84)μg/ml,HR为(84.7±16.5)次/min,SBP为(116.2±14.1)mmHg,DBP为(72.2±12.3)mmHg。STAI-S与Ce、STAI-T与Ce均无相关性(P>0.05);Ce与HR相关(r=0.543,P=0.000);STAI-S与HR相关(r=0.595,P=0.000)。结论术前焦虑并非直接而是通过增快心率间接地增加无痛人流患者意识消失所需的丙泊酚靶浓度。  相似文献   
5.
对高位8例、中位14例、低位8例共30例硬膜外阻滞的手术患者,用Horigen 1100生理仪有创测压系统进行了硬膜外间隙注药后其压力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注药后即刻压力急骤上升,乃至为正值,但随着一定时间药液的扩散其压力变小,最终均变为负值。注药多少与扩散速度有关。高、中、低位各组间硬膜外注药后各时刻压力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相同时间内变为负值的百分率高、中位相近,而低位较前两者低。本实验证实,硬膜外确实存在固有负压,即“真正负压”,它不能代替颅内压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理想的分娩镇痛是最大限度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同时不影响分娩结局.以往由于受分娩镇痛方法的限制,担心过早镇痛影响产程和分娩方式,通常在宫口开大到3 cm产程进入活跃期才开始施行镇痛.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临床分娩资料,按年和月分别统计硬膜外分娩镇痛率、顺产率、产钳率和剖宫产率;收集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资料.分娩镇痛的方法是待产妇宫口开至2 cm以上时采用0.15%罗哌卡因或0.1%罗哌卡因复合2 mg/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首剂负荷量10ml~12ml,背景量5 ml/h~8 ml/h,患者自控镇痛量1ml~5 ml,锁定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泵.结果 与2005年比较,2006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率升高(21.90%对33.8%,P<0.05),顺产率升高(51.7%对55.2%,P<0.05),剖宫产率降低(43.9%对40.1%,P<0.05),产钳率无明显变化(4.4%对4.7%,P>0.05).随着每月硬膜外分娩镇痛率由8.4%升至41.2%时,剖宫产率由46.9%降至37.6%,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678,P<0.05).两年共完成硬膜外分娩镇痛5 461例,其中1125例(20.6%)以削宫产结束分娩,原因分别为胎儿窘迫371例(33.0%),头盆不称323例(28.7%),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219例(19.5%),活跃期停滞141例(12.5%),发烧44例(3.9%),其他原因26例(2.3%).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为畏惧产痛而要求削宫产的产妇提供了自然分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但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剖宫产的原因是否与分娩镇痛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总结了 1990~ 2 0 0 0 - 0 5我院小儿烧伤切痂 ,切疤和植皮手术 6 43例以氯胺酮为主的麻醉经验 ,未发生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1 临床资料本组 6 43例中男 42 3例 ,女 2 2 0例 ,年龄 4个月~ 12岁。按小儿烧伤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 2 31例 ;中度烧伤 10 3例 ;重度烧伤 6 9例 ,烧伤后瘢痕挛缩行矫形手术的 2 40例。手术时间最长达 6h ,最短 40min。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茛菪碱 0 0 1mg/kg肌肉注射。病儿入室后对不合作的患儿先肌肉注射氯胺酮 4~ 8mg/kg ,然后开放静脉 ,静注羟基丁酸钠 80~ 10 0mg/kg ,…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的婴幼儿全身反应比较严重 ,术中管理、监测有其特殊性 ,现将 38例大面积烧伤婴幼儿的麻醉管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1 1例 ,年龄 6个月~ 3岁 ;体重 1 1± 2 6kg。Ⅱ°~Ⅲ°烧伤总面积 2 1 %~ 60 % ,火焰烧伤 1 2例、热液烫伤 2 6例。伴头面部烧伤 1 1例 ,轻度呼吸道烧伤 5例。术前血红蛋白 1 0 4 8±2 0 2g/L。手术时间 60~ 1 60min。术前均输血浆和全血 ,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合并呼吸道烧伤者超声雾化吸入 ,短时间激素处理 ,加强抗感染治疗 ,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  相似文献   
10.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987~ 1999年终在静脉全麻加喉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2 7例。无麻醉并发症及麻醉意外发生。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 19例 ,女性 8例 ,年龄 6个月~ 9岁 ,均为急症手术 ,异物种类为花生米、瓜子、大豆瓣、圆珠笔帽等。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莨菪碱 0 0 1mg/kg肌肉注射。患儿入室后均肌肉注射氯胺酮 (4~ 8)mg/kg ,然后行静脉穿刺。手术前 10min分次静脉注射γ -OH(80~10 0 )mg/kg ,氯胺酮 (1~ 2 )mg/kg ,安定 0 2mg/kg ,同时面罩给氧。常规用 1%~ 1 5 %利多卡因作声门喷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