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间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32例。部分患者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9~13个月的随访,与术前比较,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恢复(P〈0.01)。本组患者脊髓损伤分级评判,除1例完全性瘫痪患者术后无功能恢复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间接复位能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精确复位,使椎管有效减压。  相似文献   
2.
应用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26例,通过梨状窝开口,扩髓至骨折断端,顺行闭合穿入交锁髓内钉主钉,固定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瞄准器下置入远、近端锁钉。术后平均随访10.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X线片上可见骨痂最早发生在第3周时,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周。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3%。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7%。无断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认为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技术可使粉碎性股骨干骨折获得较好的稳定性和最大的血供保护。扩髓产生的骨髓碎屑囤积在骨折断端,构成自体骨的植入,在各碎骨块间起到了桥接作用,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手部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采用远端蒂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5例,共15指。皮瓣面积为(1.2~2.5)cm×(1.5~4.2)cm,旋转点在近侧指间关节近侧0.5 cm平面。结果 15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12个月,外形及功能均良好。结论远端蒂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血供可靠,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在各级医院包括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按AO分类标准:A型21例,B型3例,C型1例。结果 23例获得随访,平均10个月(6~20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均无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等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3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内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远端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胫腓骨远端AO-43A、C型骨折患者采用单切口延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随访15~34个月(平均17个月),参照Baird等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优5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术后发生足背外侧皮肤麻木感1例,皮肤浅表坏死1例,无深部感染和骨髓炎发生。结论前外侧单切口可以同时进行胫骨和腓骨骨折的钢板固定,关节暴露清晰,对骨折处的软组织特别是小腿内侧软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骨折是下肢常见的损伤,多半属高能量性损伤。由于股骨维系着髋膝两大关节,骨折后的理想治疗是患肢早期康复的基础。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间的35例连续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有限扩髓闭合穿钉和开放穿钉技术进行治疗并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7.
背景: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局部皮肤缺损、骨髓炎等是跟骨扩大外侧手术入路常见并发症,处理困难.高压氧治疗在严重挤压伤、慢性骨髓炎、慢性皮肤缺损溃疡等骨科疾病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运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是跟骨骨折固定后切口并发症是一种有效方法.目的:探索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手固定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8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高压氧治疗组患者在固定后24 h后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高压空气.结果与结论:高压氧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由于不能耐受高压氧治疗而退出,其余73例患者至少获得2年以上的完整随访.两组患者人口学统计学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有1例(3%)浅表感染,对照组固定后切口感染3例(8%);高压氧治疗组总的并发症4例(1 1%),对照组12例(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固定后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SF-36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固定后2年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预防并降低跟骨骨折经扩大外侧入路手固定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比率,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跟骨骨折固定后近期的临床疗效,但对随访2年后的临床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Kocher-Langenbeck 入路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术中无坐骨神经损伤。髋臼骨折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随访8-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骨折不愈合。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改良的Postel-D′Aubigine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结果为优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76%。结论Kocher-Langenbeck 入路简单易行,显露好,主要适用于髋关节后柱合并后壁、横行、横行合并后壁骨折以及后柱涉及臼顶骨折的手术显露;重建钛板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或锁骨钩钢板的方法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比较两者治疗效果。方法整群收集2011年7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骨科收治的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17例。按患者使用钢板类型进行分组: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51例作为双endobutton钢板组,锁骨钩钢板治疗66例双作为锁骨钩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获得I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和血肿形成。术后随访时间为10~12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13.8±1.9)周;锁骨钩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17周,平均(14.1±2.1)周;术后Constant-Murley总评分双endobutton钢板组为78~98分,平均(91.4±6.3)分;锁骨钩钢板组为76~99分,平均(89.1±7.5)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总评分和各项定量分数(除疼痛评分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疼痛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9.3±1.7) vs (12.3±1.3),P<0.05]。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幼儿桡骨中段难复性完全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经多次闭合复位失败桡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儿实施传统手法闭合复位,并在此基础上远离骨折部经皮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患儿均得到回访6个月至1年,平均9个月,除1例针孔部并发感染外,余均恢复良好,骨折无畸形成角,无再移位等出现。结论以手法整复为基础,结合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桡骨中段难复性骨折,不仅在整复过程中体现了筋骨并重,同时也为伤肢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