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从1985年10月至1986年11月对庐山风景区鼠类种群组成、分布及灭鼠后鼠类构成比变化的情况。一、调查结果灭鼠前,共捕获标本165只。分类结果是,啮齿目七种: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社鼠,黑腹绒鼠和大足鼠;食虫目一种,即灰麝鼩。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未捕到野栖鼠种。动物园周围环境也以褐家鼠居多,可能是由于动物园周围环境适宜于褐家鼠的生存繁殖之故。黑腹绒鼠为临江濒湖平原黑线姬鼠小区的首次记录。经大规模灭鼠后六  相似文献   
2.
大鼠翼腭神经节SIF细胞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醛诱发荧光法观察了不同年龄组大鼠翼腭神经节小强荧光(SIF)细胞的数量,发现出生1天时SIF细胞数量最少,1周内急剧增加,1-2周数量无明显,至4周数量继续增加,成年时数量最多,老年时比成年时无明显的数量变化,表明大鼠翼腭神经节SIF细胞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绘制测量了100例头部标本。从颞下区、颞骨岩部前、后缘确定A、B、C三条平行的定位线。A与B线之间为7.1±1.2mm,B与C线之间为11.9±1.7mm。并测量各组由外向内的深度,A线为18.5±1.8mm,B线30.2±2.8mm,C线42.5±3.4mm。并由浅入深测量了每条线内各结构间的距离。结果提示定位线不仅有助于各结构的定位,而且也是颅底分区的自然界线。手术应以定位线为基推选择入路的方向,由浅入深层层定位,也可在任何方位下以此为依据定出所见结构的区域或方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枕、额叶中约三分之一的NOS神经元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而NOS阳性纤维多且密集成网状,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其中6%~7%的阳性终末分布至血管壁。结论: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OS阳性纤维和终末在大鼠脑底动脉的分布.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颈内动脉脑底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NOS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结果脑底动脉各段均有螺旋形NOS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且有数目不等的膨体,交织成网状,还可见许多点状的NOS阳性终末.结论以上提示这些氮能神经纤维及终末对脑底动脉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铭兴  张春  吴恙  童鑫  马华膺  付驰 《浙江医学》2000,22(10):619-620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传统方法治疗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较高,可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至今仍是临床的难题之一。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39例,经5~10年的随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12~60岁,平均54岁。右侧14例,左侧25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骨折4例。车祸19例,骑自行车跌伤11例,跌倒6例,坠落伤3例。Garden法分型Ⅱ型8例,Ⅲ型22例,Ⅳ型9例。2.手术方式:硬膜外麻醉后仰卧位,患侧臀部垫扁枕,取S…  相似文献   
7.
8.
9.
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以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所造成的尿潴留、尿失禁及膀胱感觉麻痹最为多见,其原因主要是术中损伤盆丛及支配膀胱尿道的植物性神经,且与手术涉及的范围和损伤程度有关。彻底清除肿瘤,保留正常脏器的神经支配,促进术后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治愈率,是根治手术的关键。本文以盆丛的形态学为依据,提出宫颈癌根治术保护盆丛的有关手术步骤,经临床实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开展内窥镜眼角鱼尾纹除皱术中减少面神经颞支损伤的概率。方法在36侧成人头部标本上,探讨颞额区层次特点及其面神经颞支的定位。结果面神经颞支位于颞浅筋膜和额肌的深层,通常有1~4分支,第1支先位于关节结节前方8.1±2.1mm,然后向内上方行走进入额肌或眼轮匝肌上部,位于骨性眼外眦上方33.8±4.9mm。由关节结节至骨性眼外眦向上40mm处画一连线,该线以下的区域为颞支分布区。结论颞区切口或额部至耳前辅助切口应位于该线以上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