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管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抑郁对其外周血T调节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10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抑郁程度,并按有无抑郁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调节细胞水平及预后的差异,分析术后抑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55例(51.89%)术后发生抑郁,抑郁组女性、60岁、肿瘤直径5cm、肿瘤低分化程度、合并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所占比例均高于非抑郁组(χ~2=9.192,9.265,8.442,10.357,13.087,4.261;P0.05),且其外周血CD4+CD25+、CD8+水平高于非抑郁组,CD4+、CD4+/CD8+水平低于非抑郁组(t=7.087,3.294,8.822;P0.05);女性、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CD4+CD25+与食管癌根治术后抑郁呈正相关(r=0.435,0.416,0.474,0.422,0.454;P0.05),年龄、CD4+、CD4+/CD8+呈负相关(r=-0.385,-0.426;P0.05);抑郁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非抑郁组(χ~2=10.853,P0.05);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术后抑郁与患者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食管癌胸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抑郁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T调节细胞水平均有关,同时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推测其主要通过影响机体免疫调节,下调外周T调节细胞水平,造成免疫紊乱,导致肿瘤复发、转移,影响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57例晚期肺癌患者和22例健康体检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所占比例以及外周血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CD4+T细胞在PBMC中所占比例、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健康人(P<0.001),化疗后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化疗前CD8+T细胞在PBMC中所占比例高于健康人(P<0.001),而于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IFN-y、TNF-α、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化疗能够增加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所占比例,但对Th1、Th2所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舒诚荣  曹爱玲  章永  王汉姣  周剑  何玲 《骨科》2015,34(4):452-45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化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32例经证实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接受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T45Gy/25F,后缩野至肿瘤复发区推量至63Gy/35F,同期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1·d-1(d1~5,d8~12,d15~19,d22~26,d29~33,d36~40,d43~47)。结果有1例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1周后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停用化疗,只完成放疗,其他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9.4%),部分缓解21例(65.6%),总有效率为75.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1.0%和56.5%;疼痛缓解率为96.9%。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有1例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有2例出现3级白细胞下降,有1例出现3级腹泻,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方法,近期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好,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抗病毒治疗的规范用药水平,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规范用药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在云南省5个艾滋病高、中流行县(市、区)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接受母婴传播阻断服务的167例孕产妇及57名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应用是否合理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 接受母婴传播阻断服务的167例HIV感染产妇中,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率为65.87%(110/167);其中方案选择合理率为88.02%(147/167),产时用药合理率81.37%(131/161),依从率为87.42%(146/167).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确诊时间(OR=2.617;95%CI: 1.184~5.783),是否在阻断定点机构分娩(OR=0.064;95%CI:0.007~0.607),民族(OR=0.344;95%CI:0.162~0.730),是否知道服药阻断的目的 (OR=6.843;95%CI:1.449~32.312),以及医生对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不够,5个关键知识点(母婴阻断目的 、不按要求服药后果、各方案疗效、CD4高低与选择方案的关系、有关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正确认识率为47.72%(136/285).结论 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的总体水平不高,受医患双方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规范用药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周期性回归在分析胃镜检查高峰期中的应用罗其新万章永(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城431607)胃镜检查已在基层医院得到了普及,由于具有诊断迅速、形象直观等优点,胃镜已成为胃部疾患的首选检查。为了探讨胃镜检查的时间规律性,有必要进行临床上的研究,现就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中,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5个全面开展了母婴传播阻断、且妇幼保健网络相对健全的艾滋病高、中度流行县(市、区),对抗病毒治疗合理选择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和定性调查.结果 对158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5名管理医生、24名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定量与定性研究发现,抗病毒治疗方案合理选择的主要相关因素为:产次顺序(OR=3.135)、少数民族(OR=3.393)、未知情选择(OR=5.745)、方案是医生要求的(OR=0.329)、为了孩子不被感染的愿望、医生对方案的认识等.结论 多个因素对HIV感染孕产妇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有影响,在方案选择时要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9.
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在IgA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同时遗传因素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往IgA肾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肾活检,而肾活检不仅费用高、有相对和绝对禁忌证,而且为有创操作,风险较高.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出现,尤其是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全面、动态地考察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及数量的改变,对IgA肾病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有关尿蛋白质组学在IgA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