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体腓骨移植治疗股骨下1/3骨折伴大段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股骨下1/3骨折伴大段缺损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骨折较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异体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转移术虽都已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但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1-4]。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7年4月,采用自体腓骨游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并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内翻骨性关节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胫骨高位截骨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常规手术,随着膝关节镜应用的普及,联合膝关节镜并行截骨术对膝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治疗疗效进一步提高.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共治疗12例,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射频消融微创治疗1年后随访资料的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2006年间我院通过MRI及椎间盘复制腰痛试验诊断为间盘源性下腰痛、经过正规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采用射频消融微创治疗的患者术后1年随访。通过患者手术后7 d内与1年后症状改善率和主观满意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对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术后7 d内症状改善率为97.4%,术后1年症状改善率为70.2%,术后7 d内与术后1年患者症状改善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射频消融微创方法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术后短期内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1年后治疗效果会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急诊科、整形外科等科室,经常会见到由于撕脱伤、压轧伤、电锯伤、化学烧伤、热压伤、电击伤、切割伤、交通事故伤等所导致的手指离断或手指血运障碍并发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此就需要急诊断指再植,由于这种情况下,进行断指再植难度比较大,加之以目前的情况对于皮肤血管损伤缺乏十分有效的修复手段,在过去经  相似文献   
5.
背景:高能量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既往关于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特别是后期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假体重建的的临床报告并不多见。目的:评价THA治疗初期治疗失败的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期发生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以及股骨粗隆下骨折4例)的22例患者(22髋)。经治疗后继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在二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临床结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进行评分。影像学结果依据髋关节X线检查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6~205个月,平均(118.3±60.5)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45.5(38.0,62.3)分;术后92.5(89.8,100.0)分,较术前显著提高(Z=5.670,P<0.001)。17例优,2例良,2例一般,1例较差。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例,未出现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和严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随访时均未出现明确的假体松动或下沉征象。无一病例翻修。结论:对于髋臼骨折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病例经初次治疗后继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尽管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的过程复杂,但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在断指再植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河北仓县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河北仓县医院行断指再植手术并行皮瓣移植的患者136例,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静脉皮瓣组68例成活66例(97.06%),68例应用动脉皮瓣移植的患者中成活数为59例,成活率为86.76%,成活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结论断指再植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采用静脉皮瓣效果优于动脉皮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