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2.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病变,目前病因仍不明.长期以来,由于临床认识不够,术前漏诊、误诊较多.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现将有关病因、临床特点、近年诊治进展等综述如下.一、定义及命名AC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因不明、由纤维膜包裹部分或全部小肠造成完全性或不全性肠梗阻,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的腹部疾病,其特点是腹腔全部或部分脏器被一层致密灰白色形似蚕茧、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形似蚕茧,故也称为腹腔茧状包裹症,或先天性小肠禁锢症[1]、局限性小肠外膜包绕症[2]、小肠节段性纤维包裹症、包膜内粘连性肠梗阻等.1978年Foo等[3]将其命名为"腹茧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再次或多次胆道手术患者7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进行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结果 胆道结石的残余或再生占胆道再手术的76.1%(54/71),而由非结石性胆道狭窄所致占15.5%(11/71),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分别占4.2%(3/71).结论 胆道再手术的原因目前仍以胆道残余或再生结石为主,但其他原因如非结石性胆道狭窄及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等也不可忽略.降低胆道再手术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初次合理的手术方式、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的彻底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e the causes of reoperation after biliary duct operation, so as to decrease the reoperation rate of biliary trac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operation of biliary duct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5 to September 2010 were analysed,and the causes of biliary duct re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sed. Results The main cause of reoperation was recurrent or retained bile stone (76.1%,54/71), noncalculous stenosis of biliary tract ( 15.5 %, 11/71 ),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 due to tumor (4.2%,3/71), and other factors (4.2%,3/71).Conclusion Recurrent or retained bile duct stone were the main cause for biliary reoperation, but noncalculous stenosis of biliary tract and 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 due to tumor could not be ignored. The initial rational operative method, approporiat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thoroughness of oper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o decrease bile duct reoperation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方法研究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确定后踝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材料,为临床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建立后踝空心螺钉固定+内踝空心螺钉(A组)、后踝支撑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B组)和后踝重建钢板固定+内踝空心螺钉(C组)三种不同内固定材料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行生物力学分析,比较各组内固定材料的优劣性。结果 两组钢板固定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胫骨应力要明显低于3枚空心螺钉固定模型组,而重建钢板组的应力又低于支撑钢板组;三组模型中内踝处空心螺钉的应力重建钢板组最小,空心螺钉组最大;胫骨的总位移变化范围空心螺钉组最大,支撑钢板组次之,重建钢板组最小。结论 重建钢板固定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0岁,主因右上腹部胀痛不适2周入院。有其弟死于胆囊癌的家族病史。查体:T36.3℃,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击痛,Murphy’s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除乙肝两对半示HBsAg(+),  相似文献   
6.
程邦君  赵登秋  邬叶锋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5):400+399-400,399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右中上腹疼痛1天"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中上腹持续性锐痛,伴有右肩部放射性疼痛,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进食后反酸,无嗳气。精神、饮食、大小便可。有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口服珍菊降压片。4年前因左侧腹股沟斜疝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查体:BP 140/80 mmHg,P 80次/分,神智清楚,呼吸平稳,胸部外形平坦,呼吸音清,心律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二者的抗压刚度和失效载荷。方法纳入20例人工肱骨标本,建立外科颈骨折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PHILOS钢板固定(n=10),B组采用髓内钉固定(n=10),比较两组轴向压缩试验抗压刚度、剪切力压缩试验抗压刚度、失效载荷。结果 A组轴向压缩试验抗压刚度为(166.5±19.7)N/mm,B组轴向压缩试验抗压刚度为(202.6±16.8)N/mm,A组轴向压缩试验抗压刚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9,P<0.001)。A组剪切力压缩试验抗压刚度为(145.9±37.7)N/mm,B组剪切力压缩试验抗压刚度为(191.1±16.5)N/mm,A组剪切力压缩试验抗压刚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P=0.003)。A组轴向压缩试验失效载荷为1 675~2 000 N,B组的轴向压缩试验失效载荷均为2 000 N,B组整体失效载荷高于A组。结论 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中,髓内钉相对于PHILOS钢板在轴向压缩试验、剪切力压缩试验和失效载荷中拥有更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梗阻性黄疸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入院后即予以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630mg/次,3次/d,连续服用7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入院后7d检测血清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结果入院7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及L/M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清内毒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L/M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益生菌可以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肝胆外科收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267例,其中61.8%(165/267)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17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7例AP占同期收治外科急腹症的10.6%,其中男性占60.4%,女性占39.6%.平均年龄52.5岁.发病原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创伤性这三者多见.164例(75.6%)为轻症AP,53例(24.4%)为重症AP.151例69.6%)行手术或内镜治疗,66例(30.4%)行非手术治疗.治愈或好转203例(93.5%),53例重症AP共死亡14例(26.4%).结论 明确AP发作的病因并针对其病因、分型采取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