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明确诊断。其中超声诊断正确率81.3%(26/32),CT诊断正确率86.2%(25/29),MRCP诊断正确率90.4%(19/2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正确率100%(8/8)。根据结石的位置及术中探查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I型17例,结石位于主胰管;Ⅱ型11例,结石位于主胰管和分支胰管;Ⅲ型4例,结石位于分支胰管。依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全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共有并发症11例(34.3%),术后残石率为9.3%(3/32)。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不等,术后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例合并胰腺癌者于术后12~35个月后因胰腺癌复发转移死亡。结论胰管结石处理复杂,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结石分型对其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265例行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主要以取尽结石、修补胆管损伤、治疗恶性肿瘤为主要目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经胆道镜或ERCP+ EST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肝段或肝叶切除+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术,肝外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单纯胆肠内引流术或内镜下置胆道内支架引流术,剖腹探查术,胆瘘或出血部位缝扎、止血、腹腔冲洗和置管引流术等.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以解除胆管狭窄,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途径为目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胆道第1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结石残留或复发,占69.8% (120/172),明显高于胆道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患者的31.2%( 29/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51,P<0.05).第2次或多次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占58.1% (54/93),明显高于第1次再次手术的4.1% (7/1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32,P<0.05).265例患者中46例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其中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18/172),明显低于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30.1%(28/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61,P<0.05).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或MODS;第1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和第2次或多次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7%(3/172)和3.2%( 3/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9,P >0.05).结论 导致胆道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包括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术前对病情充分评估,术中谨慎操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再次手术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消化道术后早期腹腔内急性大出血的原因与防治策略。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28例消化道术后早期出现的腹腔内急性大出血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为术后阑尾系膜出血2例、胆囊或胃的血管结扎线滑脱6例、肝、脾、胰创面及胆囊床大量渗血18例、其它2例。再手术治疗19例(67.9%),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9例(32.1%),死亡4例(Х^2=4.17,P〈0.05)。全组总治愈率78.6%(22/28)。结论消化道术后早期腹腔内急性大出血主要与手术操作失误、患者自身原发严重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有关。应采取术前、术中预防为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笔者所在医院自199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0 320例,其中发现有15例(0.15%)在LC术中遗漏并存的消化道肿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其中低位直肠癌占70%左右.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典术式,但因其存在结肠造瘘,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就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一、低位直肠癌保肛的理论依据 低位直肠癌是指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更严格地说是指腹膜返折平面以下至盆底肌肛管直肠环之间的直肠癌,即相当于距肛缘7~8 cm处的病变.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腹膜返折以上直肠癌淋巴扩散只有向上方,并无向侧方和向下方扩散;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淋巴扩散也是主要向上,只有极少数高度恶性或晚期癌在向上方淋巴管被癌栓堵塞时才逆向往下方扩散,这一理论改变了Miles提出的直肠癌不论部位如何,壁内纵向浸润及淋巴扩散都是向上方、向侧方、向下方的观点,为保肛术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诊治方法与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126例ABP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症非梗阻型54例、轻症梗阻型33例、重症非梗阻型15例、重症梗阻型24例.早期手术43例,延期手术80例,3例暴发性重症胰腺炎未行手术已死亡.治愈117例(92.86%),9例(7.14%)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 对ABP应分型而治,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坏疽穿孔性胆囊炎1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急性坏疽穿孔性胆囊炎除具有急性胆囊炎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将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急性坏疽穿孔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由Zerhouni于2003年在 《NIH Roadmap》 中正式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在基础与临床之间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即将基础研究成果及时有效转化为临床上所需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药物(bench to bedside)的同时,又将在临床中将发现的问题带入实验室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bedside to bench).因此,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循环式的研究体系[2],是架在实验室和临床的一条快速通道.转化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外科临床的进程.在胃肠、胆、胰等领域,诸如分子靶向治疗,腹腔镜技术及医学影像等的应用,都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学科在临床上的发展.现就转化医学在肝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