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1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收治慢性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1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1~39岁 ,平均 2 7 5岁 ,病程 1 5~ 10年 ,平均 6 2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劳累后心慌、闷气、腹胀、肝大、呕血黑便、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首发新鲜血栓者5例 ,混合血栓者 2例 ,陈旧血栓者 4例。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常规检查下腔静脉病…  相似文献   
2.
布-加综合征并上腔静脉阻塞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合并上腔静脉病变的布 -加综合征 (BCS)的治疗方法。方法  3例术前均经彩色Doppler及血管造影确诊。 1例行腔房人工血管旁路 ,1例行下腔静脉破膜及扩张(PTA) ,1例行PTA及内支架置入 ;3例中 ,1例上腔静脉血栓延续至双侧颈内静脉者行溶栓治疗 ,余 2例上腔静脉病变未予处理。结果  3例下腔静脉压力变化 :术前分别为 2 .40kPa、2 .16kPa、3.5 3kPa(平均 2 .98± 0 .12kPa) ,术后降至 0 .98kPa、1.2 7kPa和 1.0 8kPa(平均 0 .74± 0 .15kPa ,P <0 .0 5 )。随访 3月至 11年 ,2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1例明显缓解 ,均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介入治疗是该类BCS的首选方法 ,其并存的局限性上腔静脉病变可不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浆CR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血浆CRP、PSA、血红蛋白、行为状态(PS)评分及血清白蛋白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而ALP及年龄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RP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CRP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患者具备不良预后因素的数目越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致肝静脉再阻塞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双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5):355-356
布 -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 ,BCS)治疗困难 ,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难度大 ,风险大。我院自1988年始开展BCS综合治疗的研究 ,共治疗各型BCS6 2 2例 ,其中 2 6 7例行介入治疗。自 1996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 ,有 6例在经皮经腔球囊扩张成形并内支架置入术后因肝静脉再阻塞而复发 ,现就治疗失效原因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9~ 5 1岁 ,平均 37 4岁。其中 3例行下腔静脉破膜扩张并内支架置入术后 ,3例行多支架压栓治疗并内支架置入术后 ,均采用国产Z形金属内支架。首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排风藤中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排风藤全草中脂肪酸以石油醚萃取,硫酸甲醇甲酯化后进行测定,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排风藤全草中检出11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总含量的30、33%,以棕榈酸含量最高(相对含量24.32%);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量的69.77%,以亚油酸含量最高(相对含量60.19%),还有亚麻酸的含量也较高(相对含量8.46%)。结论此研究结果为排风藤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988- 0 8开始 ,共治疗各型布加综合征 (BCS) 6 2 2例 ,其中行介入治疗 2 6 7例。共有 2 9例出现了并发症 ,现就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6 1例 ,女 10 6例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33.6岁。病程 2 0 d~ 19a,主要临床表现有腹胀、乏力、纳差、双下肢不同程度水肿和足靴区色素沉着。主要体征包括双下肢不同程度水肿、肝脾肿大、腹水和不同程度食道静脉曲张。1.2 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彩超及下腔静脉和肝静脉造影确立诊断。其中单纯下腔静脉阻塞 89例 ,隔膜伴膜孔者 2 3例 ,下腔静脉狭…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欧美地区发病率高.我国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栓性膜型阻塞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8月 ,对 2 9例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多支架压栓并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 ,对其中 11例肝静脉堵塞患者再次行肠腔分流术。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平均 2 7.33± 4 .12cmH2 O下降至术后的平均 11.4 2± 2 .11cmH2 O ,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平均 4 .0 8± 5 1cmH2 O上升至 8.83± 2 .6 2cmH2 O ,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 2 3.12cmH2 O。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个月~ 5 .5年 ,效果良好。结论 :对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 ,可施行多支架压栓加肠腔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但据文献报道,LC的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且胆道并发症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部分胆道并发症处理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2]。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本院或他院施行LC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20例,将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病患者 5 9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口服心痛方 ,对照组 2 9例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中医证候、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心痛方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