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CT 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腮腺区肿瘤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或腮腺造影CT扫描。结果:78例为腺内肿瘤,其中7例为恶性;10例为腺肿瘤。对CT肋腺区肿瘤定位准确,能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数目及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大肠癌高、低分化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之间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和鉴定高、低分化癌组织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收集新鲜大肠癌标本,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高分化癌组、低分化癌组,以癌旁正常肠粘膜作为对照。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对得到凝胶图谱进行合成、对比和差异分析,比较和寻找高分化与低分化组织之间表达差异点。将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分析及网上数据库鉴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结果 高分化和低分化癌标本中均存在钙网硬蛋白前体、O98007蛋白类似物的特异表达以及AAH10915、AAH75839蛋白表达上调;在高分化癌组中存在E980237蛋白的特异表达以及三磷酸异构酶、肝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上调;在低分化癌组中存在2HHEB(氧化血红蛋白变异体)和锌指蛋白312类似物的特异表达以及Q9TQL5蛋白(Fragment)类似物表达上调。HSP27在大肠癌高分化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结论 高分化癌组织与低分化癌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这些蛋白与大肠癌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指征。方法回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52例,中转开腹21例,发生率为6%,对中转的原因和指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转的主要原因有:致密粘连或炎性包裹(15/21);阑尾位置过深(14/21);根部坏疽、穿孔(9/21);大出血(2/21)等,合并2种以上情况下的中转率高达86%。结论阑尾的炎症程度和位置是中转的主要因素,及时中转是减少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对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的疗效。方法将急诊科心脏骤停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CPR的基础上尽快静注氨茶碱0.25g/次,3~5min重复,总量≤1.0g;对照组只行常规CPR,不用氨茶碱。详细记录心电活动、心音、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活动恢复例数分别为22/30(73.3%)、8/20(40.0%);自主循环恢复例数分别为14/30(46.7%)、3/20(15.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活动恢复时间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PR早期应用氨茶碱有助于心电活动恢复,可提高循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6.
脑胶质肉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MRI对脑胶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肉瘤6例,回顾分析其MRI表现。结果:病灶基本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多数形态不规则,伴有囊变和坏死,可伴瘤内出血,生长具有侵袭性;少数为结节状。周围服组织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6例均明显强化,4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呈结节状强化;2例直接侵犯邻近脑叶,2例发现脑内转移灶。结论:脑胶质肉瘤通常发生于额、顶叶,MRI能够清楚地显示病变,但信号改变易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转移瘤等相混淆。确诊仍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螺旋CT SSD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SSD)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单纯上下颌骨折各11例,混合骨折26例。3例眶底骨折,1例上颌面线形骨折,及2例下颌角线形骨折二维未显示或显示欠清晰,SSD有4例细小骨折及深部骨折未能显示。SSD清晰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骨折块的移位、凹陷程度及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结论: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及细小骨折方面优于SSD,但SSD能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式,两者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麦默通乳腺抽吸旋切系统行乳腺病灶活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麦默通乳腺抽吸旋切系统的适应证、禁忌症以及该设备的组成和操作步骤,并比较麦默通、核芯针和开放手术对乳腺可疑病灶活检的效果。认为麦默通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乳腺活检设备。利用该系统行乳腺病灶活检,简单、精确、微创,还可用于良性肿块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穿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成像在胆管梗阻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运用16层螺旋CT对45例胆管梗阻病变行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多期扫描,重组胆管系统、肝动脉、门静脉的三维图像, 对病变的部位、性质作出诊断,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恶性肿瘤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 45例胆管梗阻病例的CTA和43例胆管造影成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对照手术和病理结果,定位诊断率为100%;整体定性诊断率为97.8%,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为100%.36例手术探查患者中,判断肿瘤与肝动脉、门静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及94.4%.2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在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上,准确率为95%;在评估肿瘤不可切除性上,准确率为88.8%.统计学检验分析,Kappa值为0.795,提示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极好.结论 MSCT血管和胆管造影检查对判断胆管梗阻病变的部位、性质,门静脉、肝动脉受侵犯情况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在恶性肿瘤特别是高位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以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定向卫生服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简称"六位一体"服务。鹿城区作为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与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