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在再次子宫腔手术时的应用。方法:应用B超对子宫腔手术失败者,再次手术时进行监视与引导。结果:68例再次子宫腔手术者有64例均在B超监视下一闪成功 发生并发症。另4例明确诊断不宜子宫腔手术,改用其它方法。结论:B超监视进行再次子宫腔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以推广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 ~ 70岁,体重指数18 ~ 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26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参麦注射液组(S组).麻醉诱导后S组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转机前输注完毕.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于术前3d、术后3、7、14 d进行MoCA评分(<26分为发生POCD),记录术后14 d内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3d比较,C组术后3、7d、S组术后3d时MoCA评分降低(P<0.01);与C组比较,S组术后3、7d时MoCA评分升高,POCD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改善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复苏室(PACU)留置期间出现重度CRBD男性患者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T组)。C组予以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T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375%罗哌卡因10 mL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采用4 分制评估法评价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 CRBD的严重程度,当CRBD评级为中重度时,予以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眩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在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均显著低于C组(P <0.05)。与C组相比,T组治疗后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需要静脉注射曲马多作为补救措施的患者也明显减少(P <0.05)。结论:应用0.375%罗哌卡因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可降低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严重程度,并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甲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术中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行急诊手术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38~64岁,体重48~75 kg,随机分为2组(n=20):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亚甲蓝组(MB组).人室后NE组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5~2.0μg·kg-1·min-1至术毕,MB组静脉输注亚甲蓝0.5~1.0 mg·kg-1·h-1至术毕.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吸入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和舒芬太尼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前(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60 min(T3)、90 min(T4)及术毕时(T5)记录HR、SvO2、MAP、CVP、每搏量,计算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CI.于上述时点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测定动脉血乳酸(Lac)浓度,计算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与NE组比较,MB组MAP、HR、CVP、SVRI、DO2I、VO2I和ERO2升高,CI和Lac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5时MB组MAP、HR、CVP、SVRI、VO2I、DO2I和ERO2升高,CI和Lac降低,NE组CI和Lac降低,SVRI、VO2I和ERO2升高(P<0.05),DO2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0.5~1.0 mg·kg-1·h-1亚甲蓝不仅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还可改善机体氧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常规潮气量通气组(TV组,潮气量8 mL/kg)、大潮气量通气组(HV组,潮气量40 mL/kg)、大潮气量通气+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组(HV+NS398组).HV+NS398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腹腔注射NS398 8 mg/kg.于机械通气4h时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含量及总蛋白浓度,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结果:与TV组相比,HV组AQP1表达降低(P<0.05),BALF中TNF-α、IL-6、TXB2和总蛋白浓度增加,肺组织W/D升高(P<0.05);与HV组相比,HV+NS398组AQP1表达升高,BALF中TNF-α、IL-6、TXB2和总蛋白浓度降低(P<0.05),肺组织W/D降低(P<0.05).结论: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能通过上调AQP1的表达及减轻炎性反应程度,而缓解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肢体缺血,再灌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再灌注损伤不仅存在于局部缺血组织,尚可进一步引发远隔器官肺的损伤,现就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n-reperfusion,LIR)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亚硫酸钠(sodium sulfite, Na2SO3)快速去氧制备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a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HPV)离体模型所需低氧性Krebs-Henseleit(KH)溶液的可行性。方法:在暴露于空气的开放环境中将不同剂量Na2SO3加至0.5 L 温度为37 °C的KH溶液中,用i-STAT便携式临床分析仪检测加样1 min后溶液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钠离子(Na+)浓度的变化;选择适合HPV模型条件的Na2SO3剂量溶入0.5 L KH液后,检测此低氧溶液在1、10、20、30、60和90 min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大于0.2 g(包括0.2 g)Na2SO3加至0.5 L KH液中可降低KH液的PO2(P<0.01),且随着剂量的增加,PO2降低。其中,1.5 g Na2SO3剂量可使0.5 L KH液达到HPV模型所需的低氧状态PO2(20~40 mmHg)并维持此低氧状态至少90 min,溶液pH值、PCO2和Na+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应用Na2SO3可制备HPV离体模型所需的低氧溶液,方法简单,快速可行,状态稳定,无需密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2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后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降压用硝酸甘油,试验组则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65mmHg(1mmHg=0.133kPa),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停止降压后5min(T5)、拔管前(T6)和拔管后3min(T7)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记录诱导时间、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清醒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两组病人均能在短时间内达靶目标血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8.3±5.4)min内拔除气管导管,而试验组仅需(7.0±2.1)min。对照组降压过程中心率增快明显,停药后有反跳性高血压(P〈0.05);试验组降压过程平稳,停止降压后血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围术期BIS和Lac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两组病人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降压时起效快,过程平稳,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术后苏醒快,无术中知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全麻复合连硬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0)和参麦组(S组,n=20)。S组患者麻醉前10min将参麦注射液0.5mL/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C组则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时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和肺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桡动脉血3mL迅速离心,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NF-α、IL-6及IL-10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T1-4时Qs/Qt、A-aDO2均升高(P<0.05),S组Qs/Qt、A-aDO2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均降低(P<0.05)。与T0比较,C组T1-4时TNF-α、IL-6和IL-10均升高(P<0.05),S组TNF-α、IL-6和IL-10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TNF-α、IL-6和IL-10均降低(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单肺通气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和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换气功能,对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机械通气肺损伤(VILI)大鼠炎症信号通路蛋白NF-资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VILI组和人参皂甙Rb1预处理组(Rb1组),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潮气量40ml/kg机械通气4h建立大鼠VILI模型,Rb1组在通气前30min尾静脉注射40mg/kg人参皂甙Rb1,其他两组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NF-α、IL-6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RT-PCR测定肺组织中iNOs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的NF-资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VILI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组织W/D显著增加,BALF中TNF-α、IL-6、NO水平增加,iNOsmRNA表达增加,NF-资B蛋白表达上调;与VILI组比较,Rb1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W/D降低,BALF中TNF-α、IL-6、NO水平降低,iNOsmRNA表达降低,NF-资B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甙Rb1可下调机械通气大鼠NF-资B及iNOs活性,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NO释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