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科治疗纵隔囊肿72例,其中支气管囊肿32例,心包囊肿11例,心包憩室3例,皮样囊肿9例,胸腺囊肿3例,食管囊肿8例及囊状淋巴管瘤6例。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或X线表现,术前确诊困难;针吸活检可提高诊断率。作者报告了本病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3.
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十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复合补片修补腹膜难以对合的腹壁切口疝10例,均采用腹膜内置入修补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手术后早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和血清肿等并发症。10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肠梗阻、窦道形成和肠瘘等远期并发症和切口疝复发,10例患者均局部感觉良好。结论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上消化道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贲门癌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后残余食管、残胃的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用低顺应性三腔聚乙烯液压毛细管灌注导管对22例正常人和31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了食管压力测定。所有受检者均仰卧位,每次吞咽5ml水,采用定点牵拉法。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各部位的静息压、收缩压、收缩及松弛时间、传播速度。结果贲门癌患者手术前与正常人的各项指标(除下括约肌外)相比较,贲门癌患者食管下段收缩时间明显长于正常人。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数据比较:①手术后上括约肌收缩压明显高于手术前。②手术后食管上段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手术前。③手术后食管中段收缩压明显低于手术前。④手术后胃的压力明显低于手术前。⑤手术后食管中段静息压明显低于胃的压力。结论①贲门癌这一疾病并未改变食管运动功能。②手术后近期吻合口处有一高压带,可起到阻止胃腔正压向食管腔传递的压力屏障作用。③手术使食管中段收缩运动功能减弱。④术后反射性引起食管上段收缩增强,从功能上讲似能阻止可能发生的食管咽返流。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常降低,手术和全身麻醉又会加剧免疫功能紊乱[1] 。本研究应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 NORs)染色法及SAP法测定T细胞亚群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病例共2 0例,男10例,女10例,均为食管中下段鳞状细胞癌。平均年龄为5 6 .5 9岁,年龄范围在4 0~76岁。分别在术前、术后14天、术后4 0天测定患者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Ag NORs测定所用试剂由北京健尔康公司提供;SAP法检测T细胞亚群所用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2 结果 见表1。  表1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Ag NORs、   CD4 + 、CD8+ 、CD4 + /CD8+Ag NORs(% )CD4+ (% )CD8+ (% )CD4+ /CD8+手术前5 .10±0 .713 9.3±9.941.3±10 .5 1.0 0±0 .40手术后14d 5 .2 4±0 .84#4 0 .3±7.9#3 5 .1±12 .4#1.15±0 .2 9#手术后40d 5 .81±0 .77* 46.3±5 .8* 2 7.7±6.3 * ...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附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small-cellofesophagealcarcinomas,PES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等与食管鳞、腺癌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有别于食管鳞癌及腺癌,不但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而且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我院自1996年5月~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61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2.42%(61/2525)。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中男性39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1.77:1;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岁。就诊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8例有吞咽疼痛;11例有胸骨后疼痛;8例有明显体重下降。症…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细胞系中MT-3基因CpG岛甲基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系中MT-3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4种食管癌细胞系OE21,OE19,OE33和TE7,经重亚硫酸钠处理后,采用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COBR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 -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对其MT-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及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种食管癌细胞系的MT-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pG岛超甲基化。经5-aza-CdR处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处理前明显提高(P=0.002)。结论食管癌细胞系中MT-3基因CpG岛的超甲基化可抑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MT-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也会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8.
已有报告,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与肺癌的死亡率有关,并注意到低胆固醇水平有增加癌症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因此,作者研究了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男性肺癌患者各项血脂的水平。 患者和方法 43例男性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Ⅲ、Ⅳ期原发性肺癌,不能手术切除。其中,腺癌25例,鳞癌11例,大细胞癌5例,小细胞癌2例,这些患者均未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患。同时,选37例非肥胖型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贲门组织中多巴胺受体(DR)基因(D4mRNA,D5mRNA)的表达,揭示D4mRNA,D5mRNA在贲门组织中的抗溃疡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贲门组织中D4mRNA,D5mRNA的分布与表达。结果在食管环行肌、胃底环行肌、钩状纤维、套索纤维中D4mRNA分别为0.112±0.053、0.124±0.047、0.122±0.03、60.125±0.027,D5mRNA分别为0.116±0.023、0.118±0.035、0.121±0.026、0.116±0.078,两者均呈低表达(P〉0.05)。在贲门的食管黏膜和胃黏膜中,D4mRNA分别为0.416±0.082和0.423±0.094,D5mRNA分别为0.248±0.068和0.252±0.070,均呈高表达(P〉0.05)。两种黏膜与4条肌束中D4mRNA和D5mRNA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贲门肌肉组织和黏膜中D4mRNA和D5mRNA的表达不同,推测在贲门、胃黏膜中的D4mRNA、D5mRNA受体有着重要的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5例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或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28个月(8~ 66个月),3例再发癌患者确诊距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96个月(60 ~288个月).对吻合口局部复发患者,如果切除复发癌后残胃大小足够重建食管,则用残胃重建食管.复发癌切除后残余胃不足以重建食管或需同时进行全胃切除,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结肠或空肠代食管.术后对所有患者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患者死亡或2012年12月31日.术后2年内每半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2年每年进行1次胸腹部CT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于可疑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第2次术后临床病理分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5例手术患者中,10例贲门腺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4例行复发癌切除+残胃与食管胸内吻合术,4例行结肠代食管术,2例行空肠代食管术;3例贲门腺癌术后再发食管鳞癌患者,2例行肿瘤切除+结肠代食管术,1例行食管下段癌与残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行复发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60 min(390~54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 ml(200~700 ml);术后发生ARDS、肺部感染、颈部切口感染各1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为突发心肌梗死,另1例为术后出现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合并肺部感染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29.5 d(25 ~36 d).15例再手术患者中,Ⅰa期1例、Ⅰb期1例、Ⅱa期4例、Ⅱb期4例、Ⅲa期5例.1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6例Ⅰ、Ⅱa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7例Ⅱb、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P<0.05).结论 食管癌、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复发与再发癌患者再手术治疗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使患者生存获益.但再手术风险较大,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