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对支气管狭窄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4例支气管狭窄患者按术式不同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氩等离子凝固(APC)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气道内径、气促状况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气促分级低于对照组,气道内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狭窄患者采用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促症状及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一种在纤维支气管镜下通过射频消融原理治疗中重度哮喘的新方法,我国于2013年底正式应用于临床~([1])。长时间气管内高风险操作使麻醉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关于BT麻醉管理方面的文献较少。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是BT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我院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喉罩通气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首发神经系统症状的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01~2009-03我院确诊的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癌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6例肺癌患者诊断前平均病程2.6个月,其中偏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8例(30.8%),头痛、眩晕3例(18.8%),进行性肌无力2例(7.7%),声嘶3例(18.8%),Homer综合征1例(3.8%)。结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四子王旗啮齿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四子王旗啮齿动物的调查,对四子王旗啮齿动物种类及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子王旗共有啮齿动物2目6科23种,其中以跳鼠样科和仓鼠科的种类为主,占该旗啮齿动物总数的69.57%。该旗啮齿动物不但具有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存在着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在区系划分上,其北部为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南部为蒙新区东部干草原亚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情况下置入气道支架解除恶性肿瘤引起中心气道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机械通气下,将纤维支气管镜和气管插管并行进入气道,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气管插管置入金属气道支架。结果 11例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心气道狭窄在机械通气下置入金属气道支架11枚,狭窄解除、呼吸机撤离、操作顺利,缺氧症状缓解。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气道压和气道狭窄均改善明显,与支架置入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与支架置入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将支架推送器经气管插管置入气道支架治疗中心气道狭窄是可行的、安全的,且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联合吸入普米克气雾剂,症状缓解后停用氨茶碱,继续吸入普米克气雾剂1周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吸入普米克气雾剂6个月。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恶化例数和典型哮喘转化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较长疗程吸入皮质激素,有利于CVA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白介素-2(IL-2)和顺铂+IL-2分别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50例乳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置入胸腹腔引流管(16F),充分引流出胸水后随机分成两组:IL-2组:50万IU/次,每周2次,连用2周:顺铂+IL-2组:顺铂40mg/m2+IL-250万IU,2次/周,连用2周。结果顺铂+IL-2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IL-2组的43.5%(P〈0.01)。顺铂+IL-2组胃肠道不适较IL-2组明显。结论顺铂联合lL-2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无创通气对慢阻肺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中的疗效。方法 56例COPD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8例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面罩式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上机前、后4h及撤机后24h的PH值、PaCO2、PaO2值及SaO2,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死亡率、插管率及住院天数情况,并与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后的结果作比较。结果 BIPAP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无创面罩通气对COPD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临床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正在成为COPD呼衰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09例肺癌患者均接受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6例。以是否按时完成术后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n=60)和非化疗组(n=43),随访其5年生存状况。结果:肺叶切除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6%、54.18%、32.25%,非化疗组分别为60.36%、30.43%和22.12%。2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早期生存率,但对于提高长期生存率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PGE2)对白细胞介素13(IL-13)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PGE2对IL-13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表达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影响。结果:IL-13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表达a-SMA增强(P〈0.01),PGE2抑制了IL-13的诱导作用(P〈0.01),单独应用PGE2对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无影响。结论:PGE2可抑制IL-13对肺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