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一体化手术平台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并与序贯二步法ERCP+LC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由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肝胆胰外科完成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在一体化手术平台完成LC联合术中ERCP治疗的37例患者分为A组,完成序贯二步法ERCP+LC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排气时间[(16.0±4.5)h vs (19.9±6.0)h]、下床活动时间[(8.4±2.0)h vs (13.4±3.8)h]以及住院时间[(4.7±0.7)d vs (7.4±1.0)d]均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7%(1/37) vs 20.0%(9/45)]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体化手术平台行LC联合术中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序贯二步法ERCP+LC效果更好,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患男,69岁,因“腹痛3d”入院。腹痛以上腹部为著,呈持续性绞痛,伴腹胀、返酸、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稍缓解。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肌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可闻及振水音,肠鸣音减弱,上腹部B超显示胃内4.8cm×3.7cm积液暗区回声,其内可见强光点分布;胃镜示胃扭转(以纵轴为中心,向右后扭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对照组182例.两组均给予以基础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则改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治疗率、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0.22% vs 68.68%,x2=8.58,P<0.05),手术治疗率明显降低(29.67%vs 40.11%,x2=4.37,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224±171) ml/d vs (543±186) ml/d,t=-21.28,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4±2.04) d vs (10.26±3.12)d,£=-4.78,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在基础疗法之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显效率高,疗效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胸腹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69例胸腹水患者:胸部恶性肿瘤致胸水21例,感染性胸水4例,外伤后期胸水6例,腹部恶性肿瘤致腹水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致腹水5例,门静脉高压症致腹水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配合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及利尿剂或根据病情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等.结果 治愈14例,有效53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7.10%.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病人出现血胸、气胸、胸腹腔感染或感染加重、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临床治疗胸腹水,方法简便,微创安全,痛苦小,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皮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需行腰穿的住院新生儿65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5.5号头皮针进行腰穿,对照组使用传统腰穿针进行,观察两组的1次进针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副损伤等指标。结果 1次进针成功率观察组(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穿刺失败率观察组(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副损伤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中一次进针成功率高,失败率低,方便控制,副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4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178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肝血管瘤74例,肝内胆管结石45例,原发性肝癌43例,结节局灶性增生8例,肝囊肿3例,肝脓肿2例,肝破裂2例,错构瘤1例。所有患者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11月。结果 178例患者中单个肝段切除者50例、跨肝段切除者126例、多发肿瘤切除者2例。76例行肿瘤切除合并胆囊切除。153例获得成功,25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78.9±128.0)min;术中出血量10~5 000 ml;20例术中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6±6.5)d;肝功能恢复时间(6.0±3.0)d。2例出现胆漏,5例出现腹腔积液。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率100.0%,随访时间(24.6±19.7)个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肝脏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对第一、二、三肝门进行正确处理、进行选择性阻断入肝血流、腹腔镜断肝设备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可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在防治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42例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和支架组,手术组10例常规行手术治疗,支架组32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治疗,评估胆道内支架在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中发现3种胆漏类型:肝实质胆漏31例,胆总管胆漏9例,T管窦道漏2例。支架组Sandha胆道造影分型:Low grade型11例,High grade型21例。支架组再手术率、并发症率明显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χ~2=4.44,P0.05);支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有差异。胆道内支架移除时间5~15个月,平均(7.2±2.2)个月。结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能精确诊断胆漏,ERCP胆道内支架可作为严重创伤性肝破裂术后胆漏(评分高、胆漏量大或合并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皮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需行腰穿的住院新生儿65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5.5号头皮针进行腰穿,对照组使用传统腰穿针进行,观察两组的1次进针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副损伤等指标。结果 1次进针成功率观察组(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穿刺失败率观察组(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副损伤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中一次进针成功率高,失败率低,方便控制,副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