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随着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的普及和提高,手术治愈率也在不断上升。但各种原因造成的再次手术也时有报告,其中不少是椎间盘再突出病例。收集我院近16年1330例椎间盘手术有中41例为再次手术,其中20例属于再发性突出。由于病因明确,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就比较理想,据本组获得随访有18例,结果优良率达94.4%。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8例,女注2例;于术后2—13年再发症状,平均间隔时间为6年  相似文献   
2.
1979~1988年间我院共施行臀肌重建手术75例,其中男10例,女35例,平均随访1年2个月,效果良好的58例,良好率占81%。本文对不同年龄、术式的效果及手术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982年2月至1984年4月,我们应用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碘卡明葡胺(浓度为60%,每毫升含碘278mg,比重1.318)作腰骶脊髓造影1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弓不连引起脊柱滑移比较常见,而由于脊柱退变引起椎体滑脱较为少见,亦往往很少为临床医生所重视。鉴于国内文献报告甚少,现将我们1983年3月~1985年5月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Mixter和Barr二氏首先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迄今已有50余年,在我国也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手术操作的不断改进,手术优良率为80—94%,许多作者对手术效果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但是,椎间盘手术毕竟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手术,如操作不当,可以发生从切口感染到突然危及生命的大血管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成年人,青少年时期较少见。国内报导较少。我院自1970年至1989年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330例,其中经手术治疗的20岁以下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男20例,女8例。 年龄:20岁9例,19岁11例,18岁4例,17岁1例,16岁2例,12岁1例,共28例。平均18.6  相似文献   
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类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有一部分除颈痛、上肢放射痛、反射、肌力及感觉改变等典型神经受压表现外,还伴有明显的肩背痛及压痛,临床有时被诊断为肩周炎或冻结肩。这一特点早已为很多学者所认识。北医三院外科(1)报告颈椎病有颈肩背痛者居多,李起鸿等(2)报告颈椎病患者多数有肩背部压痛点,其中同时存在冻结肩者占23.7%。我们自1974年至1982年共用软组织松解术治疗伴有肩背部压痛点的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其中随访时间超过半年的30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治疗效果,一般文献报道优良率在85%左右,远期疗效虽有报道,但经10年  相似文献   
9.
10.
水溶性碘下腰髓腔造影亦称腰骶神经根造影,自1931年应用后,人们迅速发现其较油性造影剂有更多的优点,但早期的化合物Abrodil因毒付作用太大而未能推广应用。1971年Gonsette, Grainger等报告用第三代水溶性造影剂maglumineiocarmate L Dimer X作脑室及髓腔造影,证明其毒付作用远较第一代和第二代化合物为小,在欧州特别北欧各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我国合成的同一化合物名碘卡明葡胺,本组所用系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碘卡明葡胺注射液,每支5ml,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