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探讨患者满意度调查对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动作用。方法: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结果,针对不足,制定改进措施。结果:2011年6月~9月我院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能够真实反映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使我院进一步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改进护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中医优质护理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2005年我院感染科治疗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4~45岁。其中,12例有长期牛、羊或羊皮毛接触史;4例有摄食被污染的奶制品史。本组患者均符合下列诊断标准:(1)有长期接触牛、羊或羊皮毛史;(2)有摄食被污染奶制品史;(3)有长期发热、关节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特征;(4)有血清凝集试验( )结果证实。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酸痛、多汗和头晕等表现,且随着…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达1.2亿,其中约50%~75%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BVDNA,是第一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口服药物,我院于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肝潜阳、清热安神的中药足浴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方法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足浴(天麻钩藤饮加减)。观察两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对中医特色护理的认同度等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护理认同度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潜阳、清热安神的中药足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7月入住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2~4月入院的44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变化及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1,P=0.211),两组患者出院和入院吞咽功能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d=-1.179,P=0.238)。对照组5例患者发生SAP,观察组无一例发生SAP,两组S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SAP发生率,但缓解吞咽障碍的效果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护理教学方面多围绕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工作主动性、护理技术、思维能力、宣教能力、职业防护能力、学习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笔者根据从事临床带教工作二十年、教学管理六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护生在实习期间被批评、教育、处分甚至取消实习资格的往往并非专业技术问题,而多是执行实习要求、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时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护生的实习进程,对于脱离学校管理的实习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依据《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构建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其中中医护理专科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每月采取不定时检查,方式以提问、查看资料为主,按百分制进行评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每月采取集中考核方式进行,占临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中0.1。采取便利抽样法分别于2011年6月及2012年11月对我院19个护理单元的36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对护士进行相关中医知识健康宣教的满意度由76.6%上升至93.1%(P0.05),总体满意度由84.6%上升至9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公正,提升了临床健康宣教的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护理服务更加到位。  相似文献   
8.
无效接种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无效接种产生的原因1.1 有效接种率低1.1.1 疫苗免疫源性 抗原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抗体的产生。现行使用的省统一供应疫苗 ,贮运条件符合“冷链”要求 ,血清抗体阳性也只有 90 %左右 ,而现场流行病学保护率只有 80 %左右。目前冷链装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未给及时装备 ,“冷链”出现“断链”现象 ,这是有效接种率低的原因之一。1.1.2 机体特异性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 ,有防御、稳定和监视作用。但当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 ,接种疫苗后可出现弱应答或无应答现象。1.2 冷链过程中的问题 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建立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标准,每月采取不定时检查和集中考核方式,通过对护士进行提问、查阅相关资料、测评患者满意度等方法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后,医院中医专科专病护理质量检查分数及护士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高,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护士能够充分运用丰富的中医护理知识及熟练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服务,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促进了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发病后患者常出现肢体活动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愉悦因子"是基于Martin Seligman提出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创立的心理护理方式[2],通过向患者输入愉悦因子来达到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