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R)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手术技巧的完善和营养治疗方面的进展,近来胰瘘发生率的报道降至5~10%左右[1]。我院1989年6月~2004年10月施行PDR69例,现就PDR中胰肠重建的一些策略与技巧问题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9例,男43例,女26例。年龄36~7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7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观察脑梗死不同病情含量变化,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组织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hsCRP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hsCRP升高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2例肝外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52例肝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2例,治愈49例,手术病例术后并发胆瘘、膈下感染、小肠扭转及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死亡3例,其中2例右肝叶粉碎性破裂合并肝后下腔静脉损伤,分别于术中死于空气栓塞及失血性休克。另1例为右肝叶多处裂伤,合并脾破裂,左股骨及胫骨骨折,左眼球穿孔;术中术后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次日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在肝外伤的诊断上不能盲目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肝创面处理方法,对于严重多发伤应行损伤控制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移植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12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6),I/R组和IPO组均行胰腺移植.另取12只健康SD大鼠为供体、6只糖尿病SD大鼠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TUNEL法观察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胰腺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 结果再灌注后IPO组较I/R组血糖低(P<0.01),移植胰组织中AI值低(P<0.01),IPO组再灌注后移植胰组织Bax蛋白低表达,Bcl-2蛋白高表达.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芦骏  张召辉  牛万成  张云民 《中外医疗》2012,31(25):31+33-31,3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结果 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控制基础疾病、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处理是预防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12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患者均行胰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胰管空肠吻合术,病人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胰管结石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胰管切开减压、胆道镜探查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是治疗胰管结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门静脉淤血后处理对小肠黏膜淤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淤血损伤组(CR组)、淤血后处理组(CPO组),各8只。Sham组仅行开关腹手术;CR组通过阻断门静脉45 min,再灌注60 min制作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PO组在再灌注时行开放30 s/夹闭30 s,3个循环淤血后处理。模型制作后60 min后抽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毒素水平,取距回盲部约10 cm的近端小肠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水肿程度分析。 结果(1) Sham组、CR组、CPO组大鼠门静脉血清TNF-α质量浓度分别(31.37±2.39)、(114.75±7.46)、(89.37±5.83)μg/L,内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64±0.16)、(5.04±0.28)、(4.00±0.31)EU/ml,三组血清TNF-α、内毒素的质量浓度比较,CR组较Sham组显著增高,CPO组较CR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4.84、680.85,均P<0.01)。(2) CR组的小肠组织病理损伤邱氏评分为4.01±0.35,显著高于Sham组的0.43±0.21和CPO组的3.58±0.34(Z=6.18、4.25,均P<0.01)。(3) CR组的小肠组织湿干比为5.29±0.36,显著高于Sham组的3.34±0.23和CPO组的4.26±0.26 (F=2.03、0.44,P=0.003、0.012)。 结论淤血后处理对小肠黏膜的淤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延缓并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相似文献   
9.
背景: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是近年来提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方法。目的:探讨无创伤双后肢缺血后处理对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8只糖尿病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行开腹术;缺血再灌注组仅行胰腺移植;缺血后处理组,移植前行非创伤性双后肢缺血后处理。结果与结论:缺血再灌注组血糖和胰腺组织中丙二醛水平均高于缺血后处理组(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缺血后处理组(P<0.01);与缺血后处理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胰腺组织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果提示,无创伤双后肢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可通过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失活,从而清除氧自由基以及减少胰腺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胰腺移植后血栓形成和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胰腺移植中不可避免的过程,会严重影响移植胰腺的功能。如何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后处理方法对大鼠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48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为4组,对照组,缺血后处理1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 1次),缺血后处理2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 3次)和缺血后处理3组(再灌注30 s/缺血30 s 6次),各组均行胰腺移植;48只建康SD大鼠为供体;检测各组大鼠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 h移植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变化,TUNEL法检测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糖降低(P < 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血糖低(P < 0.05);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移植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P < 0.01),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P < 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P < 0.05)、丙二醛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P < 0.05)。再灌注后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移植胰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值低(P < 0.01),缺血后处理2组较缺血后处理1组和缺血后处理3组细胞凋亡指数值低(P < 0.05),提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再灌注30 s/缺血30 s循环3次是最佳的大鼠移植胰缺血后处理诱导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