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重症肺炎新生儿治疗护理中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ICU重症肺炎新生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家长生活质量、医患矛盾发生率及家长满意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家长生活质量、医患矛盾发生率及家长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有利于提高ICU重症肺炎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缓解家长的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目前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特别在新生儿科的使用率几乎达到厂100%。但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够理想,最短的只能留置18h.大多数的留置时间是2~3d。笔者对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新生儿护理单元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将2008年5~6月实施床旁六关键查房(即对关键的护理人员、关键的工作时段、关键患儿、关键的医疗护理制度、关键的专科护理技术、关键的工作流程进行查房)的156例病危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7年5~6月未进行此查房的122例病危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家长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床旁六关键查房突出了护理过程环节控制,有利于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专科护理的发展;且有利于护士分层次使用,有效地解决新生儿专科人才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温开水、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液常规口腔护理或不进行口腔护理对能自动进食的足月新生儿预防鹅口疮发生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10月在本科普通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53例足月新生儿,在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或使用以上3种不同口腔护理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时,观察鹅口疮发生率。结果能正常吸吮的足月新生儿不执行口腔护理或用温开水、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从预防新生儿鹅口疮发生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病儿注重洗手,注重奶具消毒和喂奶无菌过程,鹅口疮的发生能得到很好控制。因此,建议新生儿专科护理中将鹅口疮的预防的重点转移在奶具消毒及奶液供给的无菌化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亲话音联合心音刺激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11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的128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 每组32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 给予母亲话音刺激;C组在A组的基础上, 给予母亲心音刺激;D组在A组的基础上, 给予母亲话音联合心音刺激。对4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最终, A、B、C、D组分别纳入28、30、28、28例。4组患儿干预后第1~2天的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4组患儿干预后第3~7天的PaO2分别为(75.57 ± 12.88)、(77.71 ± 15.81)、(78.21 ± 14.51)、(78.64 ± 17.71)、(79.04 ± 11.57)mmHg(1 mmHg=0.133 kPa), (81.71 ± 17.89)、(82.93 ± 18.36)、(82.68 ± 15.47)、(83.2...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30例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病室的消毒、术中的配合、术后的护理、黄疸的观察等。认为换血治疗的护理十分重要,是新生儿溶血病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氯锌油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80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采用局部氧疗后配合氯锌油软膏外涂,对照组局部外涂鞣酸软膏,2组红臀新生儿使用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氧疗配合氯锌油软膏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表皮增生,其效果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序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按入院后静脉通路的建立是否按照UVC后序贯PICC置管分为序贯组和非序贯组。序贯组在入院后直接经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3~14 d)后,评估患儿至少还需7 d静脉输液治疗的继续予以行PICC穿刺术,拍片确认PICC导管尖端位置后拔除脐静脉导管,给予经PICC导管静脉输液;非序贯组患儿入院时由于脐静脉置管条件或家长拒绝置管等原因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或予以PICC置管进行静脉输液。分析两组患儿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没有置管或是需要开放另一通路情况下的静脉留置针(BD)使用个数、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静脉营养(TPN)使用天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序贯组与非序贯组比较:在出生体重更轻的情况下[(1047.4±191.5)g与(1201.9±173.3)g],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89.0%与67.8%),BD使用个数少[(15.3±8.6)个与(25.0±13.4)个],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8.2%与28.0%),TPN使用时间短[(41.3±11.6)d与(44.9±11.0)d],血培养阳性率低(6.8%与16.9%),住院时间缩短[(72.2±23.3)d与(82.1±24.0)d],住院费用减少[(11.9±4.0)万元与(15.2±5.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发生率(2.7%与7.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时给予UVC序贯PICC置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外周静脉的留置,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因输液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更快地达到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减少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但是序贯置管对NEC的发生率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为1/10万~1/5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仍存活[1],能接受手术的病例少之又少,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相当罕见[2,3]。我院2011年12月8日19∶40收治了1例日龄9 d的胸腹联体女婴,经过30多天的精心护理,于2012年1月11日成功接受了分离手术。术后转入NICU病房,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两女婴均存活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