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估肺癌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及FDG代谢程度。方法对24例经确诊的肺癌胰腺转移瘤病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18F-FDG PET/CT显像,病灶FDG代谢程度增高(SUVmax2.5),则被视为阳性转移灶。结果 24例肺癌胰腺转移瘤中,腺癌10例(41.7%),鳞癌8例(33.3%),小细胞癌6例(25%)。16例为单发病灶,7例为多发病灶,1例为弥漫性病灶。病灶SUVmax:3.68~13.76不等,平均值为7.08,其中SUVmax≤5的5例、5SUVmax10的15例、SUVmax≥10的4例,病灶SUVmax 5~10之间发生率与其他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发现肺癌胰腺转移诊断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63岁.25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左肾多发性囊肿,一直未予重视,近半月来自觉弯腰时腹部胀痛不适,遂来我院就诊.体检:左腰腹部可触及一约20 cm×14 cm×15 cm不规则包块,质韧,最右缘达脐右下约5 cm,上至肋弓下缘,下至髂前上棘连线下约2 cm,无明显压痛,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9×109/L,红细胞3.18×1012/L,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55×109/L,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脊椎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8例脊椎骨挫伤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对比MRI图像,分析其对脊椎骨挫伤的诊断符合率。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18例脊椎骨挫伤患者,X线平片及CT未能检出异常,MRI诊断骨挫伤6例(33.3%),其余均诊断为转移瘤。18F-FDG PET/CT诊断脊椎骨挫伤18例,共计20个椎体,其中16例为单一椎体,2例患者表现为2个椎体,以胸腰段椎体为主。PET/CT和MRl检出病灶率相同,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4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7.14,P<0.05)。结论 PET/CT在诊断脊椎骨挫伤方面优于MRI,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不同类型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该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小肝癌、结节型肝癌和巨块型肝癌各40例进行回顾性评价。使用德国Siemens Biograph Turepoint 40 PET/CT 成像仪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对所有病例进行PET/CT显像检查,依托半定量评估基础,计算最大标准摄入值(SUVmax)。结果 在40例小肝癌患者中,21例(52.5%)、在40例结节型肝癌中,24例(60.0%)和40例巨块型肝癌中,37例(92.5%)病灶延迟相SUVmax较早期相升高(F=16.714,P=0.000);小肝癌患者早期相和延迟相SUVmax分别为3.99±1.40和4.17±1.99(t=-1.406,P=0.168),结节型肝癌患者早期相和延迟相SUVmax分别为5.04±1.87和5.23±2.25(t=-1.364,P=0.180),巨块型肝癌患者早期相和延迟相SUVmax分别为6.98±2.57和8.10±3.11(t=-4.119,P=0.000),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类型肝癌之间早期相SUVmax值存在差异(F=22.765,P=0.000),延迟相SUVmax值也存在差异(F=26.435,P=0.000)。结论 在HCC,随肿瘤直径的增大,双时相显像诊断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脊椎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0例脊椎结核的PET/CT表现,SUV>2.5定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并对比MRI图像,分析其对脊椎结核的诊断符合率。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有完整资料的10例脊椎结核患者,MRI诊断脊柱结核6例(60%),其余均诊断为转移瘤。18F-FDG PET/CT诊断脊椎结核10例,共计16个椎体,其中4例为单一椎体受累,6例患者表现为2个连续椎体同时受累,以胸腰段椎体为主。PET/CT和MRl检出病灶率相同,均为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和6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T/CT在诊断脊椎骨结核方面优于MRI,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胰腺转移癌的PET-CT表现,提高对该病变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确诊的胰腺转移癌的PET-CT图像,并与26例胰腺原发癌进行比较.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在融合图像上确定病灶所在位置,经过帧对帧的图像分析,确认病灶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胰腺者为阳性.沿PET所示病灶边缘勾画感兴趣区,由工作站自动算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SUVmax> 2.5为阳性病灶.结果 31例胰腺转移癌的原发灶为肺癌22例,胃癌及结肠癌各2例,上颌窦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胆囊癌及肾癌各1例.21例(67.7%)为单发,10例(32.3%)为多发或弥漫性病灶.单发病灶中7例(33.3%)位于胰头颈部,14例(66.7%)位于胰体尾部.26例原发胰腺癌18例(69.2%)位于胰头颈部,8例(30.8%)位于胰体尾部.胰腺转移癌与原发癌的发生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102,P=0.014).CT平扫仅发现17例胰腺有病灶,呈结节状,略低密度,大部分病灶边界欠清晰.31例转移性胰腺癌PET显像均显示病灶,平均SUVmax为7.42±3.48,显著高于胰腺原发癌的5.39±1.71 (F=4.87,P=0.032).此外,PET-CT同时发现30例有其他脏器或淋巴结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在检出并诊断胰腺转移癌中有毋庸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