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人保健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进步和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与全国人口年龄结构逐步向老龄化迈进一样,南宁市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南宁市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10.18%.老年型社会的形成为社区护理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庞大的老年队伍,如何提高老年护理水平,促进和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必须尽快发展社区护理服务[1].为此,我们对南宁市老年人保健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4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T管引流),35例行LC+LCBDE(一期缝合),27例行LC+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38例行L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对4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项指标、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C+LCBDE(T管引流)组术后不适(腹胀、呕吐等)者比例最高、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最低,LC+LT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最短,LC+ERCP/EST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上述指标在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LC+LCBDE(T管引流)组出现2例胆道感染、1例T管脱落、4例高淀粉酶血症,LC+LCBDE(一期缝合)组出现4例胆漏、2例高淀粉酶血症,LC+LTCBDE组出现2例高淀粉酶血症,LC+ERCP/EST组出现8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胰腺炎.术后随访半年以上,LC+LCBDE(T管引流)组出现1例结石残留、1例结石复发、1例胆道狭窄,LC+ERCP/EST组出现4例结石复发、2例胆道狭窄.结论 上述4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LTCBDE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术者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020级 口腔医学本科一大班和二大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一大班学生(105名)纳入对照组,二大班学生(105 名)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观察组运用PBL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核结果、实操考核结果以 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二学期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第一、二学期实操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方面教学满意 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可 有效提高学生教学成绩,增强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我院1976~1985十年中共收治病人73,074例,其中0~7岁病儿占27.12%。为提高我院对该组病儿的诊治水平,为本地区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一点线索,我们对10年来收治的0~7岁病儿死因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占位患者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胰腺占位并完成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98例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四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4例,随机分为LC+LCBDE44例(T管引流,A组)、LC+LCBDE35例(一期缝合,B组)、LC+LTCBDE27例(C组)及LC+ERCP/EST38例(D组),对四组术后各项指标、住院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 四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在术后不适(腹胀、呕吐等)反应较多,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得分较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D组术后淀粉酶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四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A组有1例T管脱落及1例结石残余,B组出现早期胆漏4例,D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血症患者较多达8例,并2例患者出现胰腺炎症状。在术后随访发现,A组出现1例结石复发,1例胆道狭窄;D组出现4例结石复发,2例胆道狭窄。结论 四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胆囊管取石综合了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同时术者也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食欲、肝区不适、睡眠、大小便等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传染病医院的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度)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在给予阿拓莫兰、甘利欣等保肝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八段锦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样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早期卧床休息,进入恢复期后患者自行活动。分别于患者入院24h内及干预后2、4、8周时对患者的食欲、肝区不适症状、睡眠时间、握力、体重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食欲在八段锦运动干预后2周就明显改善,干预后8周时所有患者均食欲较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2、4周时肝区不适症状缓解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时,干预组所有患者均无肝区不适,明显优于对照组(82.3%);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2、4、8周时睡眠状况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食欲,增加摄入量,改善患者肝区疼痛等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可作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长期锻炼的一种新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显著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信号转导通路都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其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RA发病关系紧密,在血管翳形成、滑膜炎症、骨破坏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从MAPK信号通路在RA发病中与多种关键细胞、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RA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RA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胰肠吻合口肝圆韧带包绕方法预防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肝胆二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52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贯穿式胰肠吻合联合肝圆韧带包绕(试验组),35例仅行贯穿式胰肠吻合(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转氨酶、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术后出血、术后胃排空延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试验组术后BL级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 vs 45.7%,P=0.049),在术后住院时间[(15.00±2.45)d vs (21.40±7.09)d,P=0.021]和术后胰肠引流管拔除时间[(13.89±5.53)d vs(22.40±11.03)d,P=0.049]上,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采用胰肠吻合口肝圆韧带包绕方法可以降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唯一的胰岛素增敏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但众多的不良反应报道阻碍了该类药物的继续使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作为TZDs的已知受体,其药效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机制得到深入的研究。为最大程度地保留PPARγ介导的胰岛素增敏药效作用,并尽量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elective PPARγmodulators,SPPARMs)"的概念被提出和发展,并指导新药研发实践。本文就SPPARMs的定义、化合物分类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并以YR系列化合物的发现为例,展望SPPARMs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