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IgA肾病(IgAN)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47%[1].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或腭扁桃体摘除术后,部分IgAN患者血尿和(或)蛋白尿加重[2,3].术后短时间内其血清IgA1有否变化,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报道.我们比较IgAN及非肾炎患者腭扁桃体摘除术后血尿、蛋白尿、血清IgA、IgA1和C3水平变化,探讨扁桃体与IgAN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在MH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HD患者69例和健康体检者67例,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钙、血磷、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同时行侧位腹平片(空腹)、髋关节正位片、双手及腕关节正位片X线检查以评价腹主动脉、股动脉、桡动脉及双手动脉钙化情况,并了解钙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血管钙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钙化组年龄、透析时间、血糖、血磷和钙磷乘积均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低i PTH(150 ng/L)、高i PTH(300 ng/L)患者i PTH与钙化相关(P0.05),150~300 ng/L i PTH患者i PTH与钙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血糖、钙磷乘积、i PTH水平可能与MHD患者血管钙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情况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以评估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MBD)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16例MHD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指标达标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透析时间、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肾功能、碱性磷酸酶(ALP)、高血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6例患者中,54例(46.55%)血清钙浓度、37例(31.90%)血磷浓度、71例(61.20%)钙磷乘积和36例(31.03%)iPTH达到指南要求;上述指标均达标者仅有19例(16.38%)。MBD与肾功能、Hb、BMI、高血压相关,与年龄、性别、透析时间不相关。高ALP与高水平iPTH相关,高血糖与低水平iPTH相关。结论多数MHD患者存在MBD,其发生与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BMI、有无高血压密切相关。此外,升高的骨ALP与高iPTH可联合预测肾性骨病的类型。高血糖可能是MBD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5.
1病历摘要1.1病史患者女性,47岁,印刷厂工人。因发现血糖升高13年,维持性血液透析8个月,发热1周于2008年6月27日第四次住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患者系多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1995年发现血糖升高以来一直予胰岛素皮下注射降血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普通血液透析组(HD组)、普通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普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血Ca、P、CaxP、β2-MG、ALP及iPTH的变化。结果 HD组治疗前后血Ca、P、CaxP、β2-MG、ALP及iPTH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HD+HP组和HD+HDF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P、CaxP、β2-MG、ALP及iPTH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HD+HP组iPTH较HD+HDF组低(P〈0.05);治疗后HD+HDF组β2-MG较HD+HP组低(P〈0.05)。结论 HD+HP和HD+HDF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病例 患者男,36岁,因颜面浮肿,反复蛋白尿7月入院。患者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时颜面和眼睑浮肿,白天可自行消退,伴畏寒、腰部酸胀,无发热、腰痛,亦无皮疹、关节痛、腹痛、黑便等。尿量无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在早期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选取入住本院ICU的患者97例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AKI组,分析两组患者间尿IGFBP7水平的差异及各组不同时间点尿IGFBP7的差异,评估其在早期预测脓毒症AKI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脓毒症AKI组入住ICU当天尿IGFBP7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随AKI各期进展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和尿IGFBP7水平逐渐升高(P<0.05)。尿IGFBP7曲线下的面积为0.81(95%CI:0.73-0.89),优于SCr和CysC。尿IGFBP7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脓毒症AKI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频率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采用 rhEPO (10000 IU/支),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贫血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HCT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30例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28/30);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 P >0.05);【结论】大剂量低频率使用rhEPO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