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小病灶的高频彩超诊断及术前导丝定位的应用价值并结合病理分析,评价彩超对乳腺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的67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声像表现进行分析,病灶大小约5~15 mm,其中35个病灶直径10 mm,彩超引导下病灶内置入导丝定位后,行病灶切除术,并结合病理对比分析,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OR值对预测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癌的危险度进行排序.结果(1)超声引导下术前导丝定位后,准确完整地切除了67个病灶,切除率1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引入模型的超声特征依据0R值进行危险度的排序:后方回声衰减(6.177)〉血流丰富(5.750)〉形态不规则(2.950).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小病灶术前诊断及导丝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彩超所示的二维声像及血流信息,可提高乳腺癌前病变及浸润性小乳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且大部分恶性程度都很高。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卵巢癌早期诊断有了新的进展,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CDFI、肿瘤标志物测定等可以使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本文对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在乳腺小病灶术前定位中的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个超声探及但临床未触及、钼靶未检出的乳腺小病灶,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小病灶内部,供临床依据导丝位置将其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对乳腺小病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依据导丝定位,80个乳腺小病灶均被找到并切除,导丝一次定位准确率为98.75%(79/80),二次定位准确率为100%(80/80)。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术对于乳腺小病灶、尤其是临床不可触及、钼靶不能检出的小病灶定位准确,安全方便,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声像图特征对直径≤2 cm的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0例患者168个最大径线均≤2 cm甲状腺结节.对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统计学赋值,并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OR值对各特征的危险度进行排序.结果以结节内有微钙化、包膜无或不完整、结节内部呈实质性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周边声晕不完整或缺失、结节内部以中心型供血为主、纵横比≥1、边界不清8个超声声像图特征对诊断最大径线≤2 cm甲状腺结节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OR值分别为9.581、8.751、8.552、7.919、6.198、5.873、5.484、4.867.结论甲状腺小结节不同超声声像图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鉴别诊断具有不同价值,综合评估有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卵巢肿瘤活检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方法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穿刺靶点;对照组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扫查结果选择穿刺靶点,比较2组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中平均穿刺次数为(2.6±0.93)次/n,少于对照组的(3.0±0.92)次/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的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56%(40/41),95.12%(39/41),高于对照组相应的82.22%(37/45),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卵巢肿瘤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灶穿刺的取材满意率,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少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总结误诊原因,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且超声误诊(或诊断不确定)的甲状腺多发结节的患者的超声图像,观察癌结节的大小、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钙化特点、周边声晕、血流分布特点、与甲状腺包膜及颈前组织的关系、有无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弹性成像表现等与良性结节的超声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常较为复杂,应逐个结节进行观察分析,癌结节常表现为:(1)形态不规则;(2)纵横比≥1;(3)边界不清;(4)无包膜;(5)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6)常见散在分布的簇状微小钙化;(7)周边声晕不完整或缺失;(8)结节内部以中心型供血为主;(9)对甲状腺包膜及颈前组织可有侵犯;(10)个别可探及颈部或锁骨上转移性肿大淋巴结;(11)弹性成像为3~5分.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客观难度,较易误诊,因此综合分析声像图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100个肿块)卵巢良、恶性肿瘤或盆腔其他性质肿块的超声征象,结合肿瘤标记物CA125及CA199的含量,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对术前卵巢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9.29%,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的诊断符合率81.03%,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2.83%,且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于该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卵巢肿瘤二维结构与血流频谱特征,结合检测血清CA125、CA199水平可弥补该两种方法单独诊断时的不足,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一种良好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癌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20例,术前均给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超声弹性成像确诊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确诊率85%(17/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识别乳腺导管内癌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确诊率高,为临床无创诊断乳腺导管内癌提供了新型有效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超和钼靶X线检查在T1~T3分期的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术后病理诊断为T1~T3期乳腺癌的110个病灶,对彩超及钼靶X线的术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和钼靶X线对T1~T3期的乳腺癌术前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和钼靶X线对T1~T3期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置管引流后确定引流导管位置及引流导管是否通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 经引流导管注射稀释后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患者 (78例, 93支引流导管) , 观察显影后导管位置、引流效果.结果 81支引流导管全管清晰显影, 导管头端位于预定位置, 造影剂弥散区域与预定区域吻合, 占87.1%;5支头端显影不清, 但造影剂弥散区域与预定区域吻合, 占5.4%;3支头端显影未能到达预定位置, 4支管体部分显影, 并突然截断, 占7.5%, 此7支引流导管拔出后再次置入并注射稀释后的超声造影剂, 导管全管清晰显影, 导管头端位于预定位置, 造影剂弥散区域与预定区域吻合.结论 经引流导管注射声学造影剂Sonovue造影对于引流导管显示、导管位置判断及引流区域判断方法可靠, 无损伤,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