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从单个颗粒运动轨迹出发,对存在团聚现象的颗粒沉降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分析超细颗粒悬浮液沉降过程的数值模型,提出了加速沉降的促进函数ψ,推导出沉降效率数值模型.并用Matlab程序对钛白去离子水体系分离模型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出钛白悬浮液沉降过程有3个阶段:微观力影响与宏观力影响近似平衡的开始阶段,微观力影响占主导的沉降加速阶段,和两者达到新平衡的沉降后期状态.并讨论了颗粒含量和粒径对沉降过程的影响:颗粒含量的降低或是粒径的增大都将使沉降加速阶段时间跨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140头母驴开展了驴细管冻精与鲜精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第三、四情期的发情率要远远高于第一、二情期的发情率,第一情期受胎率为17.2%;第二情期受胎率为34.7%;第三情受胎率为39.4%;第四情期受胎率为23.2%。通过四个情期的比较得出:第一、四情期与第二、三情期情期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冻/鲜精配种受胎率分别为28%/30%,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造口旁疝的病因、修补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腹壁造口旁疝64例,手术治疗24例,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行Onlay修补术5例,复发1例,复发率20%.行Sublay修补术12例,复发2例,复发率16.66%;出现皮下积液、切口感染3例.行IPOM修补术7例,复发1例,复发率14.28%;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症状1例,出现肠漏1例.三组手术方式相比,IPOM及Sublay修补术造口复发率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P=1.000).预防性使用补片病例无一例发生造口旁疝,造口旁疝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χ2=1.533,P=0.539).结论 造口旁疝发病率较高,修补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至今仍无统一的修补标准.预防性放置补片可有效的降低造口旁疝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管理核查表实施前后呼吸监护室(RICU)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使用具有RICU特点的抗菌药物管理核查表,并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RICU所有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核查表前的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核查表后的住院患者设为干预组,计算分析2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病原学送检、住院时间、好转率等信息。  结果  抗菌药物管理核查表实施后,对照组(329例)与干预组(550例)AUD值分别为207.51 DDD/(100人·d)和146.21 DDD/(100人·d),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7.99%(223/328)和25.83%(124/480,χ2=141.313,P < 0.001),联合用药比例分别为94.82%(311/328)和65.21%(313/480,χ2=97.132,P < 0.001),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92.68%(304/328)和97.50%(468/480,χ2=10.621,P=0.001),住院时间由8(6, 13)d降至8(5, 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5,P=0.049)。  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核查表可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减少联合用药及高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有助于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旭  姜洪磊  梁健  赵海鹰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3):262-264,268
目的探讨miR-203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miR-203模拟物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检测miR-203过表达后SW480细胞中p110α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miR-203过表达后,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PIK3CA是否为miR-203的靶基因,进一步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miR-203模拟物转染SW480细胞组,miR-20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110α蛋白表达下调,miR-203过表达能抑制SW480细胞体外增殖,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IK3CA是miR-203的靶基因之一,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IK3CA为miR-203的下游靶基因。结论 miR-203通过靶向调控PIK3CA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1岁。全身皮肤黏膜黄染3周,以“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入院。入院查体:T36.8℃,P88次/分,BP120/80mm Hg。皮肤巩膜黄染,腹软,未及肿块,腹水征(-)。CT:胰头占位,约4cm×4cm大小。CA19—9253 U/ml,血糖7.21mmol/L。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胰头,未侵犯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SMA)等大血管。术中分离胰头后方时误切断SMA,  相似文献   
7.
对25例手指人咬伤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彻底清创治疗。以Swanson等标准及TAM系统标准评价伤指功能,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2例。认为手指人咬伤尽早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因子对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B6小鼠、IL-4基因去除B6小鼠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作为受体,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部分IL-4基因去除小鼠、IFN-γ基因去除小鼠联合应用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以获得更强的Th1/Th2偏移.比较移植物存活时间.向野生型、IL-4基因去除及IFN-γ基因去除B6小鼠腹腔内注射供体小鼠脾细胞,提取受体小鼠脾脏CD8<'8>T细胞行淋巴细胞毒试验.结果:IFN-γ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40±0.55)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15)d.IL-4基因去除组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00±1.00)d,联合应用α-GalCer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8.60±1.34)d.淋巴细胞毒试验显示IFN-γ基因去除小鼠的CD8+T细胞毒性明显增强.结论:Th1/Th2细胞因子与排斥反应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常见的Ⅱ类可能污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均需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但在具体治疗时,常常存在档次过高、时间过长等不规范用药,造成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耐药菌出现,甚至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难治性感染的发生[1]。本文总结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105例LC患者的  相似文献   
10.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and,配体)共刺激信号.以心脏完全停跳作为排斥反应终结时间,并开腹确认心脏是否停跳.心脏移植后60日对移植物进行HE染色.为确定移植免疫耐受是否具有供体抗原特异性,对接受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治疗而长期存活的受体实施了第二部分来源(供体来源)及第三部分来源 (C3H来源)的皮肤移植.结果: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使移植心脏长期存活(>150日),而且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供体来源的皮肤长期存活(>50日),而第三部分来源的皮肤则很快被排斥.结论: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CD28-B7与CD40-CD40L可诱导出不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