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护理路径(CNP)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某院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行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0%,护理满意度为9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开展整体护理与CNP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腹腔镜手术,其作为一种现代光学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手术相互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使用微型摄像头进入到腹腔中,可实现在显微镜下对整个腹腔内部的有效探查,极大程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创伤.临床上已有研究显示,处于全麻状态下的患者,其体位不同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也不同[1].而脑血流速率能够反映出大脑思想活动的变化情况[2].为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核心体温的影响,为预防患者手术低体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开腹手术患者60例为开腹组,腹腔镜手术60例为腔镜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保暖,相同室温,均于气管插管后探测鼻咽温度,并于手术开始时、术后每30分钟、术毕各记录体温1次;腔镜组同时记录二氧化碳总入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低体温发生率和患者核心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腔镜手术患者正常体温组与低体温组气腹时间和二氧化碳总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二氧化碳气腹是导致腹腔镜手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与气腹时间和二氧化碳总入量有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阳江市人民医院妇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3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辅助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完全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3.61%,对照组为89.1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为(8.16±1.8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4±6.3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63%,明显低于对照组(2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选择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镇痛效果好,而且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自控式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于术后针对自控式镇痛(PCA)使用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及PCA镇痛技术的宣教;现场示范PCA泵操作等护理干预,运用WHO IV级疼痛评分标准评价镇痛效果,调查患者对PCA使用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PCA镇痛效果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术后使用PCA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使用PCA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