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中老年常见疾病,自1954年Verbist首先对LSS进行系统阐述以来,对该疾病的诊治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压范围等仍存有争议。自1994年5月~1999年9月对37例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行椎管减压并获得随访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手术方式、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男9例,女12例;年龄21~55岁,平均36.1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6.2个月.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中1例发生于颈段、1例发生于胸段、19例发生于骶部,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功能障碍.16例经CT结合椎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余通过MRI明确诊断.8例采用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手术;11例囊肿壁与神经难以分离,采用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硬膜紧缩缝合手术;2例串珠状囊肿,其交通口未能找到,采用囊肿开窗引流、囊壁部分切除、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游离肌肉压迫固定.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年3个月,平均21.2个月.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手术组的优良为6例,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组的优良为8例.结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是蛛网膜的先天性畸形,以骶部椎管好发,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受累神经的功能异常;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术中应根据囊肿开口、囊肿壁是否能与神经分离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囊肿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创喙锁螺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锁关节脱位传统观点倾向于保守治疗,其结果并没有想象的乐观,Mouhsine等总结TossyⅠ、Ⅱ型37例,随访发现12例伴有肩锁关节处触痛,7例存在活动时疼痛,X线片示13例存在肩锁关节处退行性改变。手术是大势所趋,术式虽多,各家疗效不一。作者自2002年9月,采用微创喙锁螺钉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灶,切除失活的软组织和骨组织,切除骨折断端之间的纤维组织,再通骨髓腔.并依骨缺损的长度进行一期自体骨移植同时用AO外固定器进行加压固定.术后严格无菌换药,并使用敏感抗生素,平均用药12~14d.结果 全部病例均于术后4~16mo,平均6~8mo达到骨性愈合,肢体长度均衡.结论 AO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自体骨移植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和骨缺损的简单、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疗程缩短,手术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椎间盘突出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手术制作椎间盘突出的动物模型,用血必净试验治疗,检测椎间盘突出组织中CD68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D68阳性率为11/16,低剂量组CD68阳性率为7/16,高剂量组CD68阳性率为6/16,2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血必净对其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为血必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喙锁关节间螺钉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5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分型、采用加粗的半螺纹松质骨螺钉进行肩锁关节间内固定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随访5月~6年,平均2年8个月,其中42例获得随访,除早期1例患者因喙突钻孔偏斜,另1例早期病人因高龄骨质疏松且钻孔后攻丝而失败以外,其余40例治疗结果均为优良:按Karlsson分类A级38例、B级2例。结论充分认识和掌握相关的要领,熟悉局部解剖,肩锁关节间螺钉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并发症少、经济实惠、疗效满意的优势,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灶,切除失活的软组织和骨组织,切除骨折断端之间的纤维组织,再通骨髓腔.并依骨缺损的长度进行一期自体骨移植,同时用AO外固定器进行加压固定。术后严格无菌换药,并使用敏感抗生素,平均用药12~14d.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术后4—16mo,平均6-8mo达到骨性愈合,肢体长度均衡。结论AO外固定器结合一期自体骨移植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和骨缺损的简单、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疗程缩短,手术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能量所致胫腓骨重度开放性骨折逐渐增多,且伴有局部软组织的严重损伤,治疗上相当棘手.我院2005年3月-2008年2月用A0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丹参骨髓腔内注射对兔股骨头坏死破骨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观察兔破骨细胞数量,从分子水平探讨丹参注射液骨髓腔内注射预防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选用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预防组,每组10只。糖皮质激素诱导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造模同时预防组行骨髓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每侧0.4 mg.kg-1,每周2次,连续8周。8周后观察3组家兔破骨细胞数量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预防组能有效的降低破骨细胞数量及股骨头空骨陷窝率。结论:丹参骨髓腔内注射可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