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60例)和InterTan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2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PFNA组均短(少)于InterTan组(P<0.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InterTan组少于PFNA组(P<0.05)。结论PFNA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更少,更适合一般状况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InterTan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不稳定骨折的固定及术前运动能力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骨水泥外渗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PKP治疗的58例(97个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球囊破裂、神经以及脊髓损伤,均对手术完全耐受.对58例患者进行6 ~ 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5±5.5)个月.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椎体前缘及Cobb角高度均明显改善(均有P<0.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多(OR=7.235,P<0.001)、有椎体周壁破坏(OR=21.165,P<0.001)是导致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骨水泥注入量过多、有椎体周壁破坏是影响PKP手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提高手术技术以预防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均在伤后24 h内给予手法复位、内固定加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前后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并计算病椎椎体前缘恢复比。结果 25例经随访椎体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CT扫描未见骨吸收及"蛋壳"现象,未见植骨颗粒后移进入椎管内。无断钉断棒、椎体失稳及继发后凸畸形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得分术前8分,术后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3个月、9个月Cobb角及病椎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术前38.98%,术后5 d 96.52%,术后3个月94.84%,术后9个月93.57%。术后5 d、3个月、9个月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后手法复位、内固定及经单侧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新发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减少了椎弓根钉的前后负荷,可维持术后椎体高度,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P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Neer 3部或4部PHF 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膏促进创伤后感染性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暴力外伤致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伴创面感染6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5岁,平均41.3岁。其中30例行祛腐生肌膏换药治疗(祛腐生肌膏组),30例行常规生理盐水碘伏换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减小率、腐肉脱落天数、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换药28 d痊愈率。结果:祛腐生肌膏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祛腐生肌膏后,创面脓液增多,肉芽随之新生,创面边缘出现新生上皮,呈现迅速愈合的现象。祛腐生肌膏组患者各个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祛腐生肌膏组患者的腐肉脱落时间和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祛腐生肌膏组换药28 d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骨与肌腱的外露区域最终得以良好覆盖。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祛腐生肌膏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新生皮肤产生,加快创伤后感染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同侧股骨颈、干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8例同侧股骨颈、干骨折中2例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固定,4例采用DCP+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2例采用LCP+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结果漏诊1例。8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5±0.2)年。10~18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1例;未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同侧股骨颈、干骨折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并发膝部损伤是该骨折的一大特点;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是其原则,先稳定干骨折有利于移位型颈骨折的处理;手术方式以两处骨折分别复位、固定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文对 2 35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分类法总结有随访资料的 2 35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 ,手术前后应用Frankel分级法进行对比。以寻求脊柱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2 结果2 35例患者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 ,平均 3.2年。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X线片原有椎体压缩程度未加重 ,椎体无再移位现象。3 讨论胸腰段是胸、腰椎的移行区域 ,损伤的发生率高。该类损伤患者截瘫可表现为脊髓损伤、马尾损伤、神经根损伤或其他并发损伤 ,必须重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手术选择应根据X线及…  相似文献   
8.
耿玮  陈因  沈金虎 《浙江医学》2002,24(5):300-301
口腔颌面部淋巴结结核好发于颌下、颈部 ,发生于腮腺区较少见 ,易误诊和延误治疗。我科1978~2000年共收治37例腮腺区淋巴结结核患者 ,现对37例资料作一小结 ,以提高临床认识。1.1一般资料男性11例 ,女性26例。年龄17~68岁 ,平均(38.2±3.3)岁 ;病程2月~4年 ,平均(2.3±0.8)年 ;发生于左侧21例 ,右侧16例 ;位于耳下区24例 ,耳屏前13例 ,其中7例位于腮腺实质内 ;单个淋巴结受累20例 ,两个以上淋巴结受累17例。1.2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表现为腮腺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30例 ,仅…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癣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扁平苔癣 ( OLP)是一种顽固性的口腔粘膜疾病 ,病程常迁延数年乃至数十年不愈 ,西医尚无理想疗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3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1 8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均为我院口腔粘膜病专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 8~ 65岁。糜烂型 1 1例 ,非糜烂型 1 9例。病程 3个月~ 2 3年。对照组 1 8例 ,男 6例 ,女 1 2例 ,年龄 2 0~ 62岁 ,糜烂型 6例 ,非糜烂型 1 2例。病程 1个月~ 2 0年。诊断参照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口腔内科学》第 3版拟定 ,根据本病的…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颔面部的炎症及外伤时有发生。为寻找一种高效、广谱新型的消毒杀菌剂,1988年以来笔者采用杭州民生药厂出品的5%聚烯吡酮一碘消毒剂(简称PVP-碘).对口腔内的各种类型的局部炎症及颔面部外伤创面的清创消毒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