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院自1970年来,利用自行设计的挑针进行输精管结扎,此法所需器械简单、操作简便、术时短、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和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结石大小、术中冲洗液用量、手术时间、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抗菌药物应用、尿常规结果、尿培养结果等资料。结果 60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36例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6.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合并糖尿病、术中冲洗液用量30L、尿常规阳性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糖尿病、术中冲洗液用量、尿常规阳性有关,因此应当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治疗,防止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常规数据。结果经G-CSF刺激后,外周血CD3+(%)、CD3+CD4+(%)、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均明显升高(P0.05);而动员第4天、第5天、第6天骨有核细胞密度、CD34+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别。经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与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男性供者优于女性供者,年龄越小,体质量越轻,白细胞计数越高,经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百分比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男性绝育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740例输精管绝育术受术者的心身反应发生率,影响心身反应发生的因素,以及受术者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产生心身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9例(8%)受术者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其中包括42例(5.67%)有心身反应,且发现其与个人文化程度、地区经济状况以及对输精管绝育术的认知态度等因素有关。采用心理干预精心治疗2~24个月后,34例症状消失,占80.95%;6例症状减轻,占14.29%;2例无效,占4.76%。结论:采用心理疏导和社会教育等对男性绝育术后有心身反应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晚期骨转移前列腺癌6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晚期骨转移前列腺癌诊治经验。方法:6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姑息性前列腺切除或内分泌治疗.其中1例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手术。结果:52例(82.5%)随访6~72个月,平均30个月。15例治疗后12-48个月(平均21个月)转移死亡;1例因脑血管意外治疗6个月后死亡。生存36例中,随访至少1年(平均34个月),均无症状生存.内分泌治疗6个月PSA反应率达100%。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内分;强治疗早期效果明确,对梗阻症状明显者加姑息性前列腺切除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临床发现率已不断提高。近年来笔者采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囊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自2002年7月至2008年8月间收治的肾上腺囊肿31例,其中男8例,女23例;  相似文献   
7.
汪超军  白福鼎  蔡松良  汪朔  万群 《浙江医学》2002,24(11):674-674
残留输尿管癌是指同侧上尿路上皮癌术后残留输尿管发生的恶性肿瘤 ,临床上少见。由于残留输尿管位置隐蔽 ,早期诊断较困难。我院1992~1999年共诊治5例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 ,女性1例 ;年龄40~83岁 ,平均60.1岁。均因肾盂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而行肾、输尿管大部分切除术 ,首次手术至发现残留输尿管癌时间6个月~14年 ,平均4.42年。癌肿位于右侧2例 ,左侧3例 ,其中3例伴有输尿管口附近膀胱癌。4例有间歇、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1例有膀胱刺激症状 ,1例有持续性下腹部疼痛。行尿道膀胱镜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告 4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加手术整形的效果。 方法  4例患者 ,年龄分别为 11、15、14、2 0岁。通过病史、超声、血清激素测定及染色体分析 ,确诊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女性假两性畸形 ,利用会阴皮瓣行阴蒂和阴道成形术。 结果 术后短期应用雌孕激素调整月经周期 ,终生服用氢化可的松 (10~ 2 0mg ,bid)替代治疗。术后患者均月经来潮 ,乳房发育 ,阴道通畅未发生缩窄。 结论 此病易误诊为男性尿道下裂并双侧隐睾 ,诊断除详细体检外 ,还应进行血清激素测定、腹部超声检查及染色体分析。合理利用会阴和阴蒂皮瓣再造阴唇、阴道和阴蒂 ,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比较困难 ,本研究总结近 10年来 3 4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超声检查经验 ,以评价超声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肿瘤 3 4例 ,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 9~ 84岁 ,平均 64 .5岁。病变在左侧输尿管者 2 1例 ,右侧 13例 ;上段 6例 ,中段 6例 ,下段 2 2例。输尿管癌并发膀胱癌 8例 ,4例并发同侧肾盂癌。有肉眼血尿者 2 2例 ,腰酸、腰痛者 12例 ,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及下腹部不适 10例。病程 2d~ 2年半。肿瘤呈乳头状…  相似文献   
10.
膀胱肾原性腺瘤临床少见,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