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我院1998年至2006年共收治54例单纯性乳头溢液患者,采用乳头内置管引导,注入适量美蓝标记,选择性区段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4例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平均年龄46岁(28~59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2年。本组均未触及肿块,其中12例已行一次乳腺部分切除术仍有溢液。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均为单侧,血性溢液34例,浆液性溢液15例,水样5例。检查:细胞学检查32例中可疑癌细胞1例。B超检查50例中乳腺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小叶增生6例。钼靶X线检查34例,1例疑乳癌。乳管镜检查17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7例,乳头状瘤病3例,乳腺导管扩…  相似文献   
2.
肠蛔虫病在我国是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寄生于肠道内的蛔虫,可以向上逆行侵入胆道系统,而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甚至肝脓肿。由于胆囊蛔虫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胆道蛔虫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对本病认识不足,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作对1985-01/1999-05收治的18例胆囊蛔虫症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 FNAC法对 7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诊断 ,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的 FNAC法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 90 % ,特异度 1 0 0 % ,准确度 97.36% ,假阴性率 1 0 % ,无假阳性率 ,无穿刺针道癌细胞种植。结论 :改良的 FNAC是一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而且准确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5例资料,其中保留脾脏血管的开腹保脾胰体尾切除3例,切断(或切除)脾脏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例,腔镜下保脾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发生胰瘘、脾梗死、脾脓肿及脾出血等。随访3~6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应首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方法,手术安全,效果好,且避免了脾脏的不必要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在该院接受第4次化疗的51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CF)加奥沙利,即FOLFOX方案。观察组化疗同时口服谷氨酰胺颗粒30粒/d,分3次服,连续7d;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检测两组患者接受第4次化疗前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07.32±85.33)vs(517.67±61.46)]μmol/L(P〈0.01);尿中L/M比值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0.0357±0.0046)vs(0.0514±0.0071)](P〈0.01)。结论谷氨酰胺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谷氨酰胺浓度。降低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比值),从而减轻化疗药物对肠黏膜损伤程度,有效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组男8例,女20例,年龄19岁至64岁。早期肛裂17例,陈旧性肛裂11例。用2%硝酸甘油软膏均匀在肛周及肛管内(2.0 cm至3.0 cm)涂布,5次日至6次日,治疗5周至11周,治疗期间适当软化患者大便。开始1日至2日,患者均有轻微、短暂的头痛,8日至10日后28例患者的肛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患者治疗5周后痊愈(治愈率57%),9例患者治疗11周后痊愈(治愈率82%),另3例未愈者为陈旧性肛裂。 治疗原理:硝酸甘油在肛管内部释放一氧化氮,并通过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途径使肛门内括约肌松弛,使肛膜血运改善,而且硝酸甘油本身…  相似文献   
7.
�����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术后急性胆囊炎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术后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B超确诊为术后急性胆囊炎者7例。CT确诊1例,1例因胆囊穿孔而死亡,急性胆囊切除术病例无死亡。结论 胆汁淤积是引起卢术后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脾部分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脾破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部分性脾切除治疗的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脾部分治疗失败进行脾切除1例,治疗成功率96.4%,无死亡病例。27例出院随访1-5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其中15例随访22个月以上,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99mTC扫描和B型超声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结论 脾部分切除对合适的脾破裂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且保留的脾具有正常的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IL - 2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郭峰免疫黏附酵母菌花环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和血清IL - 2含量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癌组治疗前RBC -C3bRR降低 ,RBC -CR增高 ,血清IL - 2含量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后RBC -C3bRR升高 ,RBC -ICR降低 ,血清IL - 2含量增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和血清IL - 2含量 ,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中IL - 2含量 ,对了解病情程度、判断病人预后及指导综合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鲁安明  汪东文  邓宏武 《武警医学》2000,11(10):592-593
回盲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与回盲部多种疾病相混淆,因而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我科1988年2月~1997年12月收治回盲部恶性肿瘤4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16~72岁,其中40岁以上者36例,占75%。12 临床表现 腹痛47例,占979%,腹部包块31例(648%),贫血消瘦26例(541%),发热16例(333%),血便14例(292%),肠梗阻11例(229%)。13 手术方式 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34例,回盲部切除3例,肿瘤旷置、回肠横结肠吻合5例,单纯肠造瘘2例,腹部探查加活检4例。术后病理诊断:腺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