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池桢 《中国社区医学》2015,(3):134-144,221
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政府全面改造当地乡村社会的实践就是一场"地方"国家建设。换言之,宛西地方精英主动作为,完成国家无法在基层社会开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其结果,既惠泽地方,又裨益于国家建设。宛西的实践涉及社会控制、土地、经济、公益、教育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池桢 《家庭医药》2014,(8):65-65
新加坡对国民健康的重视,不仅表现在为职场人做健康规划,也体现在对每一位社区居民健康的关心上。今年1月份,以促进全体国民健康为宗旨的“健康生态圈”便扩大至社区,拥有大量居民的三巴旺、蔡厝港组屋区成为第一批试点。 保健促进局的负责人称,这一项目的目标是让居民在住处就有三项甚至更多的“健康选择”。其中的“周日在公园”项目将免费为公园附近的居民提供瑜伽及桑巴舞课程,人们不仅能够进行体育锻炼,还能提升心智,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目前,三巴旺、蔡厝港和盛港河滨三家公园加入了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覆膜支架植入,6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直接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分析手术策略、治疗结果以及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止血效果均良好,瘤颈残留2例,瘤体残留1例。术后出血复发5例,其中4例再次行载瘤动脉闭塞后出血停止,1例为覆膜支架植入后发生内漏,予球囊扩张后血止,但1个月后不明原因死亡;1例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出现昏迷,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治疗后未好转自动出院;3例在随访中发现颈内动脉闭塞;2例术后未随访。随访的19例患者中mRS评分0分9例,1分6例,2分2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 针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血管内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覆膜支架短期疗效好,但也存在着动脉瘤复发、内漏等问题,载瘤动脉闭塞可能远期疗效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TIPS治疗的EGVB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术后累积生存率,不同患者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以ROC曲线确定其预测经TIPS治疗后EGVB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结果 TIPS术后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7%、82.2%和77.9%。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为影响TIPS治疗EGVB的预后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评估EGVB患者TIPS术后1年生存预后的AUC分别为0.923(P=0.001)和0.183(P=0.011),年龄67.5岁为最佳截点。年龄≤67.5岁患者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年龄67.5岁者(96.4%vs 64.3%,χ~2=10.785,P=0.001)。结论年龄及术前血清白蛋白是预测TIPS治疗EGVB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年龄67.5岁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8例L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D2根治术,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肿瘤大小进行最佳截点的筛选。对全组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对大直径组及小直径组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408例T3期胃癌患者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肿瘤大小的最佳截点为8cm。肿瘤大于或等于8cm的胃癌患者(大直径组)85例.小于8cm的胃癌患者(小直径组)323例:大直径组和小直径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3.8%和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Boi Tmann分型和肿瘤部位是影响全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1):进一步按肿瘤大小进行分层预后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大直径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小直径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以8cm为界值进行B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最高。肿瘤大小是影响B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者在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的基础上,经胆道支架内外置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胰头癌的疗效.方法 23例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PTCD基础上先行胆道支架成形术,然后经支架留置8F胆道引流管,最后将装有粒子条的导管经胆道引流管送入所需照射部位,随后配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胰头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结果 23例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者,22例成功施行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中位支架通畅期为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施行支架内外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所有患者的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P<0.05).结论 经皮胆道支架成形术后联合支架内外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VADA患者(43枚动脉瘤)。其中10例(10枚)动脉瘤破裂出血,对6枚采用动脉瘤填塞及载瘤动脉闭塞术,4枚以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未破裂33枚动脉瘤均行载瘤动脉重建术,以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枚,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5枚,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枚。结果血管内介入治疗所有43枚VADA均获成功,对28枚实现完全及次全栓塞、15枚实现部分栓塞。术后随访12个月,34例(38枚动脉瘤)接受全程复查,其中21枚治愈、11枚改善、6枚稳定,未见复发,无新发脑出血或脑缺血症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30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VADA安全、有效,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